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計(1 / 2)

侍女們掀開蓋子,三隻蓮花纏枝的白釉瓷碗裏盛著滿滿一碗茯苓膏,甘忠咽了口唾沫,手中的銀針又準備出來。

如坐針氈的楊鳴放掏出帕子不停地擦汗。太子來滇州召見他的次數不多,有什麼事都是讓藏哲或裴雲山傳話,他今是第二次來太子暫居的府邸。

第一次來是按照禮數參拜太子,當時太子問了他很多關於滇城百姓民計民生之事,問得他啞口無言、汗流浹背。

太子當時雖然沒有責怪他,但從以後對他的態度上來看,他還是感覺出了太子對他的不滿。

師爺提醒他,倘若太子登基,估計下馬的官員裏一定有他。這也是他為何傾向於賢王的原因。

裴雲山一案難也難,不難也很容易。

據證人交待,當日甘忠宴請的客人有很多,裴雲山是其中之一。

當地有名的富賈、官員共十三人參加了宴席,甘忠也邀請了藏哲,但他那正好要陪太子去巡查旱情,便沒有如約赴宴。

裴雲山當時也想找個理由推脫,但太子卻:“既然甘忠想唱戲,你不妨去瞧瞧,他要唱哪個角色。”

裴雲山覺得太子得有道理,治旱是為太子分憂,與賢王一黨周旋也是分憂的一種,他沒猶豫,辭別太子就去赴宴。

卻不知這一去竟是永別。

裴雲山當在宴席上飲了一些酒,因為要替太子留意甘忠的動向,他並沒有喝多,有幾杯酒是同僚們跑來敬的,他推托不了。

因為又要應酬同僚,又要察言觀色,裴雲山桌前的菜沒吃幾口。

最後那碗致命的茯苓膏端上來時,他覺得腹中有饑餓感,又加上平日裏最愛吃這一口,不大一會兒功夫半碗茯苓膏就進了他的肚子。

等坐在他身邊的同僚現情況不對時,裴雲山已經雙手捂著喉嚨摔倒在地上。

根據仵作的驗屍結果,裴雲山的確死於窒息,凶手就是那碗茯苓膏。

南榮烈不相信驗屍結果,悄悄讓鐵血閣的人找了一個經驗豐富的仵作重新驗屍,結果卻與先前的結果一致。

南榮烈懷疑此事另有隱情,絕對不相信一塊茯苓膏就能致裴雲山死於非命。

雖然暫時找不到有力的證據,也不能讓此事就這樣草草了結。他必須給裴雲山一個交待。

他暗中通過各種輿論手段給楊鳴放施加壓力,沒想到他卻以不變應萬變,大著膽子把此事壓了下去。背後為他撐腰的人不用猜也知道是賢王南榮恒。

南榮烈是當朝太子,完全可以強壓楊鳴放重新審案,把案子翻成他想要的結果。可是,這不是他想要的真相。

滇城的百姓對太子十分愛戴,也敬重千裏迢迢來到滇城協助太子為他們治理旱情的裴大人。他們一直期盼著在裴大人的治理下,百姓不再受大旱之苦,糧食豐收,人人有飯吃,不再流離失所。

百姓們對裴雲山寄予厚望,聞知他的死訊時簡直覺得要塌下來。百姓雖然是底下最卑微的生命,但他們卻充滿智慧。

茯苓膏噎死人簡直就是千古奇談。

他們和太子一樣不相信這個結果。所有的憤怒都指向甘忠。

裴雲山去世的頭一個月裏,甘忠根本不敢出門。

當地百姓們每趁黑無人注意,偷偷把爛菜葉、泔水往甘府大門上又扔又潑。有一次甘忠出門去見賢王,半個身子都鑽進轎子裏,卻被不知哪裏竄出來的流民從身後潑了一身的屎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