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唐化生寺(1 / 2)

長安城是唐朝最繁華的都市,在長安城東南角矗立著一座高七層約六十五米的大雁塔,長安城人常言登塔頂而可望長安全貌,大雁塔旁有一座寺院,是為長安城中香火最旺,有國寺之美譽,名曰化生寺。

輕風拂過寺院門前僅有的兩棵梨樹,卷走幾片梨花瓣,洋洋灑灑宛如仙人撒墨成畫,白牆黛瓦儼然而立,寺院前一扇朱砂色的大門從早晨開啟之後一直到傍晚日落西山。

通往化生寺的青石磚板的小路上,慢悠悠的行駛著一輛牛車,坐在車架上的馬夫遠遠的望見了化生寺的那扇朱砂色大門,他轉過身抬手敲了敲車門,說道:“郎君,已經到化生寺了。”

車內坐著一個年方十七八歲的少年人,著一身白色絲質錦服,胸前銀絲紋成的不規則圖案若隱若現,他右手撐著頭懶懶的斜靠在一旁的高枕上假寐,聽到馬夫的聲音,睜開一雙迷人的鳳目,勻稱的五官襯托出清秀俊朗的麵龐。

他坐直身子,等到牛車停穩之後推開門走了出去,馬夫習慣性的跳下車架,將台階擺在車架前,白衣男子走下台階之後靜靜凝望著朱砂色大門上的化生寺三個大字出神。

化生寺裏正候在門內的小沙彌見到白衣男子從牛車上下來,匆匆的小跑過來,雙手合十作揖道:“六師兄,空度禪師正在後院裏等你。”

白衣男子對小沙彌微微一笑,然後回首對馬夫說道:“你先回去吧,不必等我了。”

馬夫應了一聲跳上牛車調轉車架伴著車輪軲轆的聲音緩緩遠去,在化生寺的前院裏有一大片空地,大雄寶殿周圍有一圈蓮池,前院處是一片方形蓮池,池中央立著一座彌勒佛的金身像,它的兩側各有兩座紅木寬橋,橋畔有幾棵高大的喬木,鬱鬱森森,穿過葉縫的陽光投在地上一片斑駁。

白衣男子走上紅木寬橋,繞過一側的回廊,穿過大雄寶殿後麵的月亮門,此時後院裏正站著兩個人,一旁的香壇上插著幾根檀香,冉冉升起的青煙隨風飄散。

檀香旁的一位老者戴著紅黃相間的僧帽,帽下的兩條白色眉毛如瀑布般一直掛到下頜,略顯皺褶的臉上始終沒有一絲表情,一雙眼睛晶瑩剔透,清明的仿佛能看透一切,身前稍顯年輕點的和尚倒有些像是在受教一般。

白衣男子走到二人身邊,對著老者恭敬的拜了一揖,說道:“師傅。”

老者別過頭看了他一眼,問道:“蘇沐,為師閉關的這些日子裏,你可曾偷懶了?”

蘇沐聽完一挑眉,露出一個恬淡的微笑,心虛掩飾道:“弟子不敢。”

空度禪師滿臉的皺紋並沒有移動半分,隻是兩頰的白眉在風中起舞,將這嚴肅的氣氛變得不怎麼嚴肅了,他抬頭望了一眼天空,複又低頭說道:“這位是金山寺的法僧,玄奘。”

蘇沐轉過身雙手合十行了一揖,玄奘微笑著回禮,看著他淡然說道:“空度禪師的弟子果然非同凡人,論麵容與氣質已可見一斑。”

空度禪師接過話茬,對蘇沐說道:“玄奘法師數月後將西行取經,路途遙遠,路中必然會遇到萬般阻難,你可願意陪玄奘法師一起?”

蘇沐又是一挑眉,牽動了眉下的鳳目,猶豫了片刻後才說道:“聽師傅安排。”

玄奘法師心中若有所思,聽罷搖頭道:“此去西域貧僧一人即可,若是無誠意又如何取得真經呢!”

立在一旁的香壇上仍舊冒著青煙,虛虛渺渺散盡空中,蘇沐低著頭眼角的餘光正盯著這一尺青煙,他心中本來是不願意離開長安城,如今玄奘法師自己都說了,他自然不會再說話,便立在一旁默不作聲。

空度禪師抬手捋著雪白色的胡須,微微蹙起眉頭,注視著蘇沐,問道:“近幾日朝中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蘇沐稍稍抬起頭看著空度禪師身前白須的尾端,說道:“代州都督張公謹昨日上奏請兵出征東突‘厥’,聖人已經決定了,不日李將軍就要領兵出征。”

玄奘法師微微笑道:“禪師身居佛家門地仍然掛念國家大事,實乃大唐之幸。”

空度禪師繼續捋著白須輕輕點頭,然後說道:“既然已由天定,自有命數,此去西域你還是要萬分小心。”

蘇沐暗鬆一口氣,心中想道:“還好師傅不再提去西域了。”

空度禪師抬手一揮衣袖,紅光閃過一封書信便捏在手上了,將這封信遞給蘇沐之後,說道:“這封信為房公夫人所寫,房公前幾日偶然怪疾,飯後你且去看看。”

蘇沐接過信封,敬然說道:“弟子記下了。”

空度禪師將手放在檀香上,橫向著拍散了青煙,直到見不到青煙時才收回了手,可是不過幾息的時間,青煙又徐徐升起,禪師頭也不回的說道:“有些事即是天命,不可違亦不可逆,為師閉關數年,你玩了數年,是時候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