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問道三法(1 / 2)

李凝陽走到三彩蝸牛的觸角旁,似乎心有靈犀一般,三彩蝸牛自動的分開兩隻觸角,露出那光滑的腦袋,踩在上麵,宛若走在平地之上,雖柔軟,可是切無礙,越過頭頂,進一步站在那閃爍著三彩的貝殼上,青,紅,綠三色,不時的流轉著光華。

盤腿坐在貝殼的頂部,拍了拍三彩蝸牛的貝殼,原本宛若房子一般大小的貝殼,刹那之間,恢複成一張桌子的大小,使得他剛好盤腿而坐,再無一點空餘的地方,那三色光彩,也漸漸內斂,略帶灰色的青褐色的模樣,慢慢的向藥穀外爬去。

雖說緩慢,可是一動之間,亦是十米之距,平穩如山,不待絲毫的搖晃,李凝陽閉著眼眸,思考著他的問題,不用他所什麼,腳下的三彩蝸牛,自然而然的將他帶到他所想要去的地方,畢竟八年來,他所有的積蓄,全部被用來開小灶,悟道自然。授業解惑去了。

除此之外,再以沒有去過其他的地方,一方麵是他性格憊懶,並帶有一絲的冷漠所導致,另外一方麵,自然也是太虛宗門的規矩所束縛,外門弟子,不可任意的踏入其他地方,隻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行走。

這也是為了保護宗門內的隱私吧。

三彩蝸牛行走在崎嶇的山道上,四周的風景,四季如春,碧玉滿霞,隱隱有一絲的炊煙至山腳下冒出,直衝而起,四周的風景如畫,美妙異常,可是這一些,對於李凝陽而言,沒有絲毫的吸引力,畢竟他已經看了八年,或許是看煩了吧。

不知何時,一人,一蝸牛,來到一處茅草屋畔,外麵風景如畫,微風揚起,將屋外一池蓮花吹拂而起,搖晃著紫色的氣息,清幽的香味,可以使人躁動的心靈,可以恢複平靜,宛若風吹過的池水,風止,池水平靜若一麵鏡子。

激不起絲毫的漣漪!

在李凝陽的前麵,還站著幾個人,排著隊,靜靜的佇立在原地,等待著茅草屋內主人的召喚,於此同時腰間還帶著一個碩大的儲物袋子,一眼望去,必然東西不少。隻是不知是何物?

茅草屋內,一襲黑袍,將一個瘦弱的人的身體,隱藏在黑暗之中,唯有瘦弱的腦袋,以及花白的頭發,露在外麵,麵色蒼白,隱隱有一絲的死意,環繞在身邊,想來也是壽命不遠,在他的身體外麵,隱隱有一絲的惡臭傳出,不成仙人,皆有壽元的限製,不過是多寡而已,眼前的金丹老者,顯然是在天人五衰之下,身衰之下,不知還有幾年活頭!

天人五衰包括第一衰衣服垢穢。第二衰頭上華萎。第三衰腋下流汗。第四衰身體臭穢。第五衰不樂本座。是壽命將盡時所表現之五種異像。

看來用不了幾年,就會選擇轉世重修,再次踏上修仙道途,在這裏講道授業解惑,也不過是為了轉世重修之時,可以留下一堆的身家,來世再用。

李凝陽在心底思量道。眼下還是先解決自身的道途為主,其餘的不過是小道爾。一拍三彩蝸牛的頭,心有神會般,三彩蝸牛晶瑩的觸角晃動,隱隱有一絲的光粒,在其內流轉,三色光源下,彭的一聲,身形急速的變小,隱隱有拇指大小,爬進他的袖子中。

李凝陽謹慎的站在原地,慢慢的等起來,星眸閃爍之間,一個碩大的漢子,從茅草屋中走出,一臉的晦澀,略帶有一絲的不自然,或者更多的則是一種羨慕,在李凝陽的映像中,眼前的漢子,若是今年還不能築基成功,那麼也就隻能自動離開山門,此後與仙門無緣,在凡塵中度過一生。

壯碩的漢子好像叫信鴻福,取之洪福齊天之意,可惜,那漢子走到李凝陽的麵前,一絲晦澀的笑容,盯著他說道。

“師弟,加油!”

李凝陽點了點頭,望著漸行漸遠的信鴻福,以及那蕭索的背影,不由的使他警覺,修仙一道,無異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以一往無前之意誌,開辟自身之道途,鑄就自身之基業,而不是一味的蕭索傷懷。望著那裏去的背影,拜了三拜。以謝他成全之德,雖無意,可是對於李凝陽的意誌,確實起到了錘煉的過程,值得他三拜。

心情大爽的李凝陽,佇立在原地,思索著自身的問題,遠在茅屋內的金丹老者,一絲欣慰的笑容,望了一眼,李凝陽,四目相對,一刹而過。雖然經曆天人五衰的金丹老者,還是感覺道一絲滿意的情懷,一種是對於後輩知書達理的滿意,一種是對於未來憧憬的滿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眼前的後輩,也可做他的接引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