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
約翰·洛克,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同時也是第一個全麵闡述憲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學以及政治領域都有重要影響。
1632年8月29日,洛克出生於英國。洛克從小接受嚴格的教育,先後在威斯敏斯特學校和牛津大學學習,並獲得牛津大學碩士學位。在牛津期間,洛克對笛卡爾的哲學以及自然科學產生興趣,這為他以後開創哲學思想打下了基礎。1666年,洛克開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人類理智論》的創作。1668年,洛克被選入英國皇家學會。1675年,洛克離開英國到法國住了三年,結識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1682年,洛克因好友莎夫茨伯裏伯爵涉嫌叛亂逃往荷蘭,他也隨之前往。洛克在荷蘭隱姓埋名,完成了包括《人類理智論》在內的多部重要著作。1688年,洛克返回倫敦,並在第二年完成了兩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論文。洛克晚年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類理智論》這部書上。洛克終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長逝。
洛克是不列顛經驗主義的開創者,他認為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來自或反映了人類的感官經驗,觀念分為兩種:感覺的觀念和反思的觀念。感覺來源於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則來自於心靈觀察本身。與理性主義者不同的是,洛克強調這兩種觀念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洛克堅信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的主要性質包括了形狀、運動或靜止、數目等和物質不可分離的性質,而次性質則包括了顏色、聲音、氣味等其他各種性質。洛克認為主性質就在物體裏,次性質則在知覺中。洛克開創的經驗主義被後來的貝克萊以及休謨等人繼續發展,成為歐洲的兩大主流哲學思想。
洛克在政治上對後人的影響更為巨大。洛克是第一個係統闡述憲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權利”的人。他的政治理念也深遠地影響了美國,法國、英國以及其他的西方國家。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隻能建立在被統治者擁護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廢除的。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在一個人沒有損害另一人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自行其事。他還提倡個人財產的合理性,認為個人有權擁有通過勞動所獲得的合法財產。洛克提出的人所擁有的“自然權利”就包括了生存的權利、享有自由的權利以及財產權。洛克還第一個倡導了權力的分配,認為行政與立法應當分開,而且立法機關應當高於行政機關,防止專政。這方麵的理論由後來的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繼續發展。
洛克的自由主義被美國奉為神聖,成為民族理想。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托馬斯·傑弗遜等美國政治家,並且在美洲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法國後來的啟蒙運動乃至法國大革命都與洛克的思想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