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如子都
公孫子都,生卒年不可考。名閼,字子都。本姓姬姓,是周代宗室一脈。鄭國公族大夫,宗族子弟。貌美,狹隘,擅射術。春秋時代第一美男。
曆史上有這樣一個“偽娘”:他容貌秀美,令亞聖為之動容;他貴為天子宗室,卻背“小人”罵名;他既是“美人”,又是“名將”;他最終身敗名裂,死因卻撲朔迷離。這樣一個充滿矛盾和謎團的人物,他的故事難免令後人浮想聯翩。可遍翻典籍,卻不見多少有關他的記述。時隔千年,真實可能早已被遺忘;迷霧重重,誰又能窺見曆史的真容。
亞聖有言:不識子都,有眼無珠
公孫子都,活躍於遙遠的春秋時代。在一般人的印象裏,那是一個百家爭鳴、剛勁質樸的時代。蒙昧初開,禮數未定。文臣死節,壯士狂呼。這是一個無比浪漫的時代,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武王伐紂,奠定了大周的天下。為了屏藩周室,武王姬發將天下分為71個諸侯國。被分封的不僅有周朝宗室,還有功臣宿將以及商湯後代。在這些封國中,姬姓封國占到53個。每一個封君不僅有土地,還有人口,即所謂“授民授疆土”。姬發以為如此一來,天下就穩固了,卻不知給日後周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隨著周幽王戲弄諸侯的烽火被犬戎族的蠻刀摧毀,盛極一時的周朝進入了烽煙四起的春秋戰國時代。中央政府衰弱,逐漸失去了對封國的控製。群雄並起,逐鹿天下。強大的封國不斷攻伐兼並弱國,失勢的大國又分裂為小的封國。最多的時候,春秋時代有大小國家140多個。
公孫子都是鄭國貴族,原為姬姓宗室,後改姓公孫。鄭國曾經一度是春秋時代最為強盛的國家之一,連齊國都要對它禮讓三分。子都生得美貌異常,名滿鄭國。《詩經》中有這樣一首詩:“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說的是一個少女約了心上人在山中見麵,左等右等也不見人影。好容易來了一個人,迎上去一看,並非自己心愛的帥哥,而是一個蠢漢,不禁氣惱。在這首詩裏,就有“子都”二字,是當作心上人的代稱出現的。少女懷春,自然把心上人看作史上最英俊的人物。可見,當時的鄭國少女都把子都作為夢中情郎的標杆看待。
單單迷殺少女,還不足以顯示子都的美貌。《孟子》曰:“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意思就是說,不知道子都美貌的人,都有眼無珠,像瞎子一般。孟子是儒家的重量級人物,人稱“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堂堂亞聖居然能說出這麼“掉價”的話來,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但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子都容貌之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無論男女老幼都要被他的容顏傾倒。正因如此,公孫子都才能榮登“春秋第一美男”的寶座,成為當時鄭國的全民偶像。
君子雅量,“偽娘”無情
春秋時代,有才有德之人稱為“君子”,齊國孟嚐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和魏國信陵君號稱“四大君子”,行止瀟灑,氣度過人。公孫子都貴為春秋第一美男,按理說也應當名列君子之林。但奈何子都空有驚天之貌,卻無容人之量,其心胸狹窄在曆史上是出了名的。
鄭莊公時,鄭國聯合齊、魯兩國攻打許國。齊、魯、鄭三國在當時都很強盛,而許國國力貧弱,哪經得起這種豪華陣容的聯手攻擊。三國聯軍摧枯拉朽,很快攻破許國都城。可戰勝之後,鄭莊公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鄭國領軍大將潁考叔在陣中中箭而亡,給這輕易得來的勝利添了些許悲壯。更要命的是,潁考叔是背後中箭,那致命的箭鏃分明就是鄭國軍隊的製式裝備。潁考叔並非“戰死”,而是死於自己人的暗算。這對鄭莊公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一經查問,凶手很快浮出水麵,他就是本次伐許的首功公孫子都。
公孫子都為何會對同僚痛下殺手呢?這還要從鄭莊公選將伐許說起。許國羸弱,伐許是一樁名利雙收的美差,風險很低。因此鄭國很多公卿大夫都想爭取領軍的職位,建功立業。鄭莊公犯了難,於是找大夫祭足商量。祭足以智慮過人著稱,給鄭莊公出了個主意:比武選將。鄭莊公深以為然,於是從庫房裏拖出一輛戰車,車上立一杆超大的旗幟,並向眾將允諾:誰能持此大旗行走如常,就派誰駕此車領兵攻打許國。頂風扛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眾將知難而退。而公孫子都武藝高強,輕易就把大旗拔了下來,行走如飛。鄭莊公很是高興,正想宣布子都獲選,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潁考叔也擎著大旗,步履穩健。子都氣不過,想去奪旗,卻怎麼也追不上潁考叔。於是,鄭莊公就把那輛戰車和領軍的職位一並授予潁考叔。
這樣的結果,子都非常不甘心。不為別的,原來子都看上了那輛戰車。鄭莊公拿出來的戰車並非尋常貨色,乃是魯國精工所造,世間罕有,號稱“車霸”。子都喜歡出風頭,對“車霸”垂涎已久,卻被潁考叔橫刀奪愛,心生怨恨。鄭莊公大概是怕子都心裏不舒服,於是給了他一個副帥的職位“安撫”,更加重了子都對潁考叔的仇恨。
到了陣前,潁考叔一馬當先,許國很快力竭,行將崩潰。子都認為,潁考叔不僅奪了“車霸”,還要拿下伐許的頭功,未免欺人太甚!於是他鬼迷心竅,發暗箭射死了潁考叔,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為了區區虛名,就能置名節大局於不顧,實在是蛇蠍美男的典範。“君子雅量,偽娘無情”,說的一點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