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文人風骨PK大師才情(11)(1 / 2)

文壇硬漢——海明威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1961年),美國小說家。憑借《老人與海》獲得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其代表作品還有《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等。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作品被認為是美國精神的代表,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世界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1961年,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飲彈自盡。

海明威,20世紀的“文學硬漢”。他的四大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和《老人與海》,加上他出色的短篇小說故事,對現代小說的影響極其深遠。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曾經評價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硬漢有多硬?

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外的一個醫生家庭,父親酷愛戶外活動,經常外出打獵、釣魚,母親喜愛文學,這對海明威的生活和創作影響頗深。中學畢業後,海明威在美國西南的堪薩斯《星報》當了6個月的實習記者。《星報》要求新聞報道簡潔明快,海明威在這裏受到了良好的訓練,為他日後的事業選擇和文筆能力都埋下了伏筆。

海明威不是一個隻會舞文弄墨的秀才,他還是一位奔波於槍林彈雨中的文人,也是一名舉槍殺敵的戰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場感受戰爭的熱切願望,加入美國紅十字會戰場服務隊,投身意大利戰場。這是這位硬漢第一次麵臨生死考驗,事實上,戰爭留給了他一輩子的印記——在進入意大利境內的交戰區為救護隊開汽車時,海明威被炮彈炸傷,在醫院治療20個月,僅從腿上就取出彈片237塊。大戰結束後,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軍銜。身上的傷痕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爭記憶為海明威的文學生涯種下了第一粒靈感的種子。

康複後的海明威作為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常駐巴黎。他對創作懷著濃厚的興趣,一麵當記者,一麵寫小說,這位文學硬漢逐漸成長起來。要看他在文學上的“硬漢風”,就必須要看他的《老人與海》——

主人公聖地亞哥是一位老漁夫,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起初,有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釣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不會交好運。第85天,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老頭兒艱難地和這條魚戰鬥了兩天,最終,他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味濃烈的血跡,引來無數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鬥,甚至被咬得血肉模糊,他這時完全可以割斷繩子以自保,但是他沒有。等回到海港時,馬林魚隻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筋疲力盡地一頭栽倒在陸地上。孩子來看老頭兒,他認為聖地亞哥沒有被打敗。那天下午,聖地亞哥在茅棚中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獅子……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聖地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與海》的主題思想,更是硬漢海明威的人生信條。

“硬碰硬”的悲劇

海明威的私生活放蕩不羈,風流韻事不斷。他不僅婚姻糜爛,而且婚外與眾多女人傳出過緋聞,是當時女人幫裏的“始亂終棄的負心人”。他生命中的女人如果都柔弱可人、溫柔賢惠,那他就能盡情暢遊在女人的柔情之中,幸福至死了。可是命運卻偏偏為他安排了另一個硬漢一般的女人,這就夠他喝一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