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大湊第15海上自衛隊已經聽從上司海上自衛隊大元帥田耕太郎的安排,北上了,而航線並不是西部的本日海峽,而是東部的千島群島方向,行駛目標赫然是北方四島!
自衛隊主將是一名二戰名將的後代,井川三郎,軍銜海將補,相當於少將,(ps,後文將本日軍銜與國際接軌,不再以本日軍銜單獨稱呼)五十歲左右,而得力助手則是兩名三十歲左右的三佐(少校),全是防大出身(本日防衛大學)。第15衛隊目前配備朝霧級驅逐艦一艘,兩艘阿武隈級護衛艦,一艘春潮級攻擊潛艇,一艘登6艦。
這個年代,本日的出雲級和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還沒有下水,僅有的兩艘白根級還在南方拱衛大本營呢。至於愛宕級和金剛級,那是二十一世紀初下水的。什麼?旗風級,本日一共就兩艘,在本日海用來防備海參崴的蘇軍還不夠,怎麼可能再調到北部來呢。
“大川君,田耕大人的安排,可都明白?”井川三郎盯著指揮台上的各種電子儀器表,對著站在一旁的得力愛將道。
“嗨!大元帥給我們的要求便是試探,探查一下現在已經日暮西山的蘇聯人海軍戰鬥力,再一個就是試探一下蘇聯人對北方四島目前的態度”少校大川良平低頭應道。
“這次目標既然已經明確,就要吩咐下麵謹慎操作,蘇聯人雖然即將衰落,但也不是咱大本日帝國可以正麵碰撞的!”
“嗨!這件事情我會告訴石坡寧次少校的!”
“恩,把握好試探尺度”
蘇聯第八邊防船支隊的斯普勒諾夫大校很是擔憂的看著雷達上麵的紅點,沒辦法啊,紅旗太平洋艦隊看似龐大,但一分散開來,每個港口的部署不足一艘巡洋艦,兵力更是重點部署在符拉迪烏斯托克(海參崴)海軍基地。而在色丹島的支隊,更是隻有一艘護衛艦,連潛艇都沒有配備。為什麼?強大的紅色蘇聯有這麼弱麼?
或許很多人都不曾注意過世界海軍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場空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蘇聯太平洋艦隊如日中,擁有艘航母以及許多大型水麵艦艇、核潛艇等,當時不但在太平洋,而且在印度洋和美國的海軍展開角逐,但是一次事故,卻使得太平洋艦隊麵臨幾乎是滅頂般的災難,這便是蘇聯1981年的“二七”空難。
當時,如日中的蘇聯經常組織四大海軍的聯合演習,每次演習,各個艦隊都派出大批主力高級軍事人員前往列寧格勒(聖彼得堡)。1981年月1日至7日,演習也照常進行。但1981年月7日16時,演習結束,獲得優秀的太平洋艦隊主要將領決定集體返回其海軍基地——海參崴時,悲劇卻生了,當時,這些將軍們乘坐的是圖-14a噴氣式客機——但它剛上升到5米高度時,突然失去控製,一頭栽向機場跑道,機上噸航空煤油迅燃燒,隨後生巨大爆炸。救援人員根本無法靠近滅火,機上5人全部死亡。這5人包括太平洋艦隊司令杜爾特·斯比利德諾夫海軍上將、艦隊航空兵司令戈奧爾基·巴甫洛夫海軍中將等總計16名太平艦隊艦隊的將領,濱海軍區的一名6軍將軍也搭機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其他人員還有太平洋艦隊的主要軍事主官和一些政府要員,其中包括濱海地區蘇共黨委書記拉馬科金及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