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朝鮮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6)(1 / 3)

十、鄭判龍

鄭判龍(1931~2001年),出生於全羅南道潭陽郡。1938年跟隨父母移居到中國遼寧省盤山縣,1939年3月移居到黑龍江省尚誌市河東縣並在那裏讀了小學。1946年3月進入鬆江省朝鮮族中學。在1949年春,聽說成立了延邊大學的消息後,抱著求學的熱望不遠千裏趕到延邊,在朱德海州長的幫助下進入了延邊大學理工科數學係,後轉到朝文係,當時他年僅17歲。1952年10月,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並成為了一名延邊大學的教師。1949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選派到蘇聯學習,成為了莫斯科大學語文係蘇聯文學的研究生。1959年11月與中國留學生王瑜結婚。1960年2月以學位論文《阿曆克賽·托爾斯泰的三部曲〈苦難的曆程〉中的人民描寫原則》獲得了副博士學位。1960年5月,他放棄了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機會,帶著妻子回到了延邊大學。他在自己的回憶錄《風雨五十載》裏寫道:“延邊大學雖然是一所遠離首都北京幾千裏的極簡陋又無設備的學校,可它畢竟是全國唯一的一所朝鮮族自己的大學啊!我怎麼能忍心距他於千裏之外呢?我相信我的妻子也不會反對我的選擇。”從那以後,他與妻子一起住在簡易平房裏,為延邊大學的教育事業而努力。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鄭判龍被當成“反動學術權威”“修正主義分子”受到批判,但他依然不改初衷,組織編寫教科書。

1980年出版了由他主持編寫、80名學者執筆的200萬字四卷本《外國文學史》,全國大學的中文專業,有了自己的教材,也奠定了延邊大學在全國的學術地位。1980年7月15日,鄭判龍被正式任命為延邊大學副校長。1986年,通過他的努力,延邊大學成功申請了博士點授予權,他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朝鮮語言文學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0餘名博士生,為把延邊大學建設成現代化的綜合性大學作出了很大的貢獻。1989年,他親手創立了一所專門研究朝鮮、韓國問題的科研機構——延邊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使朝鮮韓國學領域的研究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並於2007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研究基地。1997年,他拿出韓國KBS海外同胞獎金的10萬餘元設立了鄭判龍教育發展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如今,它已發展成為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鄭判龍助學金。1999年5月,鄭判龍被診斷得了結腸癌。在與病魔抗爭的歲月裏,完成了《作家軼事》的創作,為朝鮮族文學史研究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遺憾的是,他的回憶錄《風雨五十載》續篇《我和我的妻子》卻沒能完成,後由妻子續寫完成。2001年10月7日,鄭判龍離開了人世,享年70歲。

十一、薑景山

薑景山(1932~ ),出生於吉林省龍井市一個貧困家庭。他是我國航天遙感探測技術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微波遙感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他5歲那一年父親去世,母親一人辛苦養育了他們5兄妹。母親是一位堅強、勤勞、有文化的女性。薑景山至今仍記著小時候母親給他講述的關於月球的童話,是母親講的故事引發了他對月球的好奇心。1957年和1958年,蘇聯和美國相繼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從此世界進入了探索宇宙空間的領域。當時,我國在人造衛星研究方麵基本上屬於空白,由於美蘇的封鎖,也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上級將攻克空間探測火箭發射技術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薑景山。薑景山帶領研究小組夜以繼日地投身到研究當中,在曆經了無數次的失敗以後,他們終於完成了這一任務,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73年薑景山第一次提出了微波遙感探測計劃,於1975年組織中國遙感探測計劃會議,在錢學森的指導下推進了微波遙感探測技術的進步。1981年薑景山依照錢學森的提議,求學於美國。他在美國堪薩斯大學與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微波遙感技術的創始人莫爾教授一起從事研究。

在美居住的兩年時間裏,薑景山先後發表了16篇論文,回國後建立了微波遙感技術係統和理論係統,在建立和發展我國微波遙感技術及理論體係方麵作出了重大貢獻。自1986年起,他係統地研究了我國遙感監測自然災害技術係統。他提出並建立的對自然災害進行監測的遙感信息“機-星-地”實時傳輸係統成為我國突發性災害監測的重要手段,列為“八五”科技攻關十大世界領先成果之一。從研究製作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薑景山先後參與了多次關於應用衛星探測係統的研究製作工作,並在我國的衛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工程等具有三大裏程碑意義的領域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999年薑景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部委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此外還獲得過“國家載人航天突出貢獻”獎,首屆“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獎”“863計劃突出貢獻獎”“863計劃15周年先進個人獎”等。同時,他也培養出了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及科學技術骨幹。他先後發表了200餘篇(部)學術論文和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