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靈竅堵塞(2 / 2)

“是。”男子默默點點頭,又化作一陣青煙飛走了。

隻留下陳濤在房間中,他臉色變換一會後歎息一聲。

“一名顯形道法高手,天兒,為父隻能為你做到這裏了。”陳濤歎息一聲,搖了搖頭,化作一股毫光消失了。

————————————————————————————————————————————————

陳王陳濤為南朝世襲王,陳王府就在東南臨海處,鎮守著臨海的南朝疆土,防範著南海妖族的進犯。

中土分為南北兩朝,據江河而分立,南朝皇帝陳猛尊老聃,所以南朝以道法為主。北朝皇帝劉莽尊孔丘,以儒道治國,所以北方多為儒修。

西南有梵人,收攏了被中土驅逐的佛教,以佛立國。

南海有陸地,有獸通修法,自名為妖,立妖國。

西北蠻荒本是荒涼無人之地,當年黃帝與蚩尤爭奪中土大地蚩尤戰敗後帶著魔族去了西北荒地,整個西北有萬魔立窟,時時刻刻的窺視著中土。

中土大地億萬裏,有無數門派在兩朝中佇立,南北兩朝均以道法與儒學立國,隻不過一主一次罷了。

道者修魂,以魂通天,修道者達鬼仙境便可驅魂奪舍,肉體即可舍去。

道家修行境界分為:

定神、出竅、夜遊、日遊、驅物、顯形、鬼仙(奪舍)、渡劫、陽神(可飛升天界)。

修道者在驅物前基本無攻擊手段,日遊之前受到陽光直射不到一時三刻就會魂飛魄散。夜遊之前沒有一些定神釣具甚至出竅都有危險。但隻要神魂無問題的人不出三年便可達到驅物之境。

達到驅物之後卻是具有其他體係無法比擬的能力。

自古至今達陽神之境者除太清天道德天尊老聃之外,唯有北朝漢中天師道宗師張道陵。平原太平道宗主華南老仙。

南朝合歡總宗主蔣命舒,太一門門主李道宗。等四人,達陽神須度過九次天譴劫難,又稱渡劫,能度過九次劫難的少之又少,鬼仙一百二十年度一次劫,多少天之驕子均在此劫難中損落,唯有此四人達陽神,飛升天界。

儒學修智,以才驚天,修儒者至大儒之境便可微言大義,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與國同壽,國不亡,人不滅。成就半聖文位更可超脫天地,不受朝廷之位。

儒道文位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虛聖)、半聖、聖人(可遨遊天地)。

修儒者以儒道聖人孔丘所創科舉文位考試,便可層層登上。

儒生在秀才文位時便有紙上談兵使才氣化作書寫之字攻擊敵人,舉人甚至不需要筆墨便可出口成章。

但科舉之難使得無數儒生數年乃至於數十年停留在文位上絲毫不動。

從古至今達聖人之境者唯有孔丘與孟子二人。百家與儒道爭鋒,百家之主之主均為半聖文位。

佛家修心,以心順天,修佛者錘煉金身便可超脫於天地,金身不壞便可不老不死不滅。

修佛者從入禪開始便走上修佛之路:

入禪、空明、煉心、聚元、舍利、蓮台、金身(菩薩)、羅漢、佛主(可創掌中佛國)。

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證得大日如來之位,為萬佛之祖。修佛者修行最慢,卻最為牢固,隻要靜下心苦修便可一步一腳印走上證道之路,佛教有佛主十一尊,為三道中實力最厚的一門。

雖然修佛者與世無爭隻修一個心卻還是引起了道儒與南北朝的第十,便聯手絞殺了佛門,逼得佛門退入梵地。

自此,中土勢力徹底歸入南北兩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