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嚴格說來是一種頗為有意思的事務,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某些行為令聽聞其事的人產生異乎尋常的情緒。
如今這世界最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朝廷派出二十萬大軍前來剿匪,因此隻要是關於此戰的消息,所有人都為之側耳傾聽,這也之前無論做著什麼事情,都十分容易引來其他人所關注,進而令人‘名氣’得以大幅提升的緣故。
隻不過說是如此一說,同樣的消息聽多了之後也就沒有什麼‘新鮮勁’,即便說得再如何‘天花亂墜’,也隻當尋常故事所聽。
事實上,隨著諸多的消息傳出,如今的‘熱度’已經不必之前,雖然依舊是在關注,但最後‘名氣’的提升就此變得極慢。
這就是‘名氣’本身的局限,自身不可能無限的提升,並且很有可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令其再也無所提升。
因此,此時‘朝廷’與‘賊寇’之間所默契進行的‘刷分’行動,其本身就有著上限,當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除非是真正的結果出來,不然最多也就讓他們為之有所關注而已,不可能再如同之前一般直接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以說,若在這般繼續下去,恐怕到了最後,其他人都會‘不為所動’,令其‘名氣’不降反升。
這樣的情況裘雲知曉,其他現實中人自然也同樣為之知曉,自然不會真的等到那個時候去,事實上,隻當察覺到這點之後,其就不再如同之前一般隻是那樣‘小打小鬧’,當真的是動起手來,不僅諸多士兵都為之相互衝殺,就連一應現實中人都為之上場,更重要的是這次可算是當真搏殺,一應之人都在最後關頭直接強行爆發破開‘封印限製’。
那種強行破開‘封印限製’的做法自然不會是為了殺傷什麼人,而是為了迫使其他人也不得不解開自身的‘封印限製’以抵擋那超強的攻擊,如此同時產生的巨大效應,很容易就讓人明白此時戰場的激烈程度。
簡單來說,這其實就等於‘同歸於盡’,除了沒有真正身死隕落之外,隻對這位麵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同,當然他們最後所‘留’,已經足夠讓這位麵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回歸集中到此處。
當然,無論如何,這般做法都意味著能在最後成為‘勝利者’的人並不多,但可以說,所有人對此都沒有過多抱怨,畢竟真的不想參與進來,完全可如同裘雲等人那般,直接作出宣誓諾言,其他人也不會特意逼迫。
既然想要獲得這一爭勝的機會,那麼就要遵從一應‘規則’,若不遵從,那麼就隻能隱退,都不選擇,那麼就會成為‘第一個出局者’。
當然,那隻是‘賊寇陣營’與‘朝廷陣營’之間的事情,同裘雲三人並沒有更多的關係,隻在許諾放棄之後,裘雲三人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更改的機會。
事實上,隻在知道宋江即便獲得了稱帝的名氣,也不足以讓自身的力量體係獲得‘質變’之後,裘雲對於一應事情就全都沒有了什麼興趣,若連‘稱帝’這等事情都做不到,那麼單純想要以‘名氣’來讓力量體係產生質變,恐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心力不斷的治理這個位麵世界,讓其人口不斷增多。
不錯,簡單來說,就是不斷提升‘名氣’的上限。
說易行難,裘雲的確已經想到這點,但他不認為真正要做到會有多麼容易,恐怕就算相關部門全力出手,沒有個十年八年也無法得出初步成果,更何況在拓展‘名氣’上限之後還要進一步收攏‘名氣’,這就更加不容易了。
縱然裘雲不是輕易放棄的人,但麵對這種‘收益’很難大於‘投資’的事情依舊還是敬謝不敏。
一定要說的話,如今裘雲隻關心於這‘水滸位麵’的大勢到底會不會轉移到二龍山來,若可以,今後自己等人在位麵之行時,就能有更多進退的餘地,若不然,自己等人今後就要盡可能按著‘大勢’走向進行冒險。
無疑,若是後者的話,對於裘雲來說就如同處處‘受製於人’,不可能多著多少的發揮,即便不會因此而泯然於人,但再想如同之前一般得以飛速提升那就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