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街失馬(1 / 2)

正值春末夏初,五月的天氣溫婉可人,如歌如賦。黎山腳下丹霞城,與往常無恙,幾個守衛無精打采得抱著長槍靠在城門下,聊天打屁,偶爾來幾個村民入城,稍稍盤問一番就放了進去。城內,人們有在茶館喝茶的,有在飯館吃飯的;沿街也有賣力吆喝的小販,還有看相算命的老道士;更有幾個偷懶的腳夫,放下擔子,正偷聽茶樓唱小曲兒,一片祥和。

“快讓開快讓開!老馬受驚了!”東市街尾傳來一片嘈雜聲,一匹老馬嘶嘯著飛奔而來,它背上還匍匐著個二八少年郎,手裏死死拽著老馬的鬢毛,麵露驚恐之色。這老馬不知受了什麼驚嚇,狂奔不停,撞翻了不少小商小販的攤子,一片狼藉。

沿街的人們麵對這受驚老馬無計可施,眼見馬背上這少年就要落下時,卻見不遠處的茶樓下,一道身影拔地而起,幾個起落就到了那狂奔老馬的頭上。

尋常牲畜最怕頭頂見黑,果然,這老馬見著頭頂的黑影,更是“驚上加驚”,驚嘯著直立而起,恨不得自己那第五條腿也跟著起來。而馬背上的少年也終於支撐不住,鬆開手落了下來,惹得周遭的百姓驚呼連連。

半空中,那飄逸身影的右手快如閃電,一把抓住那落馬少年的衣領,腳下一點馬背,騰空而走,平安落地。又引來街頭百姓們的陣陣叫好。

周圍百姓圍了過來,更多的則是那些因為這老馬而受了點傷,或是損失了些許商財的小販子,馬背上的人沒事,些許損失,那就好說話了,就連叫他們的好聲,也是中氣十足。

老馬狂奔了一路,又受這驚嚇,已是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抽搐不止,眼見是不行了。被救的少年也是渾身哆嗦,臉色發白,癱坐在地上,說不出話來。而救人的那身影,早已不知去向。隨後,一隊人馬擠開圍觀的百姓,奔向坐在地上的少年。

“原來是趙員外!”“快讓讓,他是趙員外的孫子。”“這下可好,怎麼就不撞我的攤子?”“趙員外,您可得瞧瞧啊,小的攤子沒了,小的一家子可全靠這小攤子吃飯了!”百姓們一見這老丈人,就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

這老丈人喘著粗氣,身後家丁一個勁兒的給他順氣,看樣子也是護子心切,跟著老馬跑了一路。老丈人見得自家孫子安然無恙,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平複心情,雙手虛壓,示意周圍的人們安靜下來。

趙員外長籲一口氣,說:“各位父老鄉親,靜一靜!今日本想和孫兒去城外踏青,不想老夫的這匹老馬失控,害得大家受苦受累,實在是過意不去,幸得高人相救,家中孫兒已是安然無恙。今日傷身傷財的鄉親們,老夫的仆人都記下了,明日午時,可到我趙家院,自有門人相迎,有傷的治傷,失財的賠錢!”

周圍百姓聽了都拍手叫好,老丈趙員外笑著,又喊了一聲:“諸位父老鄉親,這匹老馬剛剛斷氣,鄉親們便拿去分了吧!還有,明日還需父老鄉親們如實相報,我老趙家,可窮的緊,經不起折騰啊!如此,都散了吧!”眾人聽得這趙員外哭窮,哄然大笑,誇讚聲、笑罵聲連成一片,隨後漸漸散開了。

丹霞城東街的這段小插曲,似乎就到此結束,誰都忘了還有一個幕後“英雄”的存在。此時這位大英雄正懶洋洋的靠在茶樓頂層的柱子旁,這裏四下無人,他懷裏抱著一把裹著灰色破布的長劍,啃起一隻青蘋果,咬的嘎吱響,也不怕酸牙,口齒不清喃喃道:“我的‘踏雲逐月’已經是出神入化,不知剛才那女人是何門何派,速度竟然比我還快……身材倒是不錯,就是蒙著個臉什麼意思?”說完便掃視著整個東市街道,想要尋找蹤跡,卻一無所獲,他歎了口氣,暗道可惜。

“老爺,老爺,我找到了!”一名中年家丁對趙員外急切稟報著,趙員外問:“哦?方才你是一直在我身後,你可確定看到的就是恩公?”

家丁抱拳拱手示敬,竟有些江湖中人的味道。他對趙員外說:“承蒙老爺收留,在下……小人身手雖在江湖中不算入流,但也有些許眼力,剛剛少爺失馬被救,小的看得清清楚楚,老爺上去前麵那茶樓頂層,對那抱劍的少俠詢問一番便知!”

“好!牟大力,回去好好賞賜你一番,前麵帶路!”

牟大力微喜,拱手回道:“多謝老爺!”

正當這位大英雄神遊天外時,趙員外一一拒回了那些噓寒問暖的鄉親,朝茶樓頂層那抱劍少俠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