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期:原位癌,癌隻限於宮頸上皮並沒有局部浸潤。
Ⅰ期:癌隻限於子宮頸(不考慮宮體是否受侵)。
Ⅱ期:癌瘤超出宮頸,但浸潤未達盆腔壁,癌瘤已累及陰道,但未達到下1/3。
Ⅲ期:癌瘤浸潤已達盆腔壁,直腸檢查時與盆壁間無間隙;腫瘤累及陰道下1/3;有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均屬期,除外因或其他原因引起
Ⅲ的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
Ⅳ期:癌瘤傳播已超出真骨盆,或臨床侵犯膀胱或直腸黏膜。
特別提醒: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性應該開始定期做宮頸癌的篩查,65歲後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極低,故一般不主張對65歲以上的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第二節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又稱為子宮體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頸癌,是子宮內膜細胞或子宮內膜息肉異常增生惡變。高發年齡為58~61歲,約占女性癌症總數的7%,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一、與子宮內膜癌有關的因素
王大媽辛苦了一輩子,老伴早年去世,丟下了一個兒子,王大媽沒有再嫁,一個人拉扯著兒子長大。兒子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工作,而是自己開公司,沒有本錢隻好東拆西借,看著兒子滿屁股債,王大媽自然不舍得再向孩子要錢花,相反,把自己多年節省下來的一點養老錢都拿給了兒子。雖然辛苦,可王大媽身體還不錯,左鄰右舍的老姐妹們都先後絕經了,而王大媽的“老朋友”仍是時不時報到,雖然不怎麼規律——不過王大媽打年輕的時候起,月經就不怎麼正常,但一直也沒生什麼病,所以王大媽從來沒放在心上。這個時不時報到的“老朋友”一直持續到王大媽53歲才完全停止。王大媽的朋友們都很羨慕,王大媽自己心裏也挺高興。惟一美中不足的是王大媽著實胖了點,因為胖,老姐妹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開玩笑地叫她“胖大媽”。不過王大媽並不在乎,隻要身體好就行,管它是胖還是瘦呢!
王大媽的苦心沒白費,終於在王大媽60歲那年,兒子的公司理順了,生意一筆接一筆地來,賺了個盆滿缽滿。兒子感激母親,特意在王大媽60歲生日的時候舉辦大壽,買了成堆的保健品,對媽媽說:“我要讓您再年輕一次,好讓兒子好好孝敬您!”
王大媽心裏高興,親戚朋友們也都非常羨慕。可是,過了半年左右,王大媽下身開始出血,她心裏嘀咕,“這是怎麼了,都絕經好幾年了,怎麼又來了呢?”去醫院一查,原來是患上了子宮內膜癌,而且病變已經擴散到了宮頸。醫生給王大媽做了手術,術後為了鞏固手術效果,醫生又給王大媽製定了1套放療方案,可是王大媽隻做了1次就沒再來了。因為,放療副作用大,王大媽聽說有些人放療後,對身體損傷太大最後死亡了,所以,她不想受雙茬罪,所以在做了1次放療後,就去找中醫調理了。
三個月後,王大媽來醫院複查,結果,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多個髒器。醫生非常痛心,按照王大媽手術後的情況,如果能堅持放療的話,五年生存率應該在70%以上的。
讓我們細數一下王大媽的特征:老年女性、有月經紊亂史、肥胖、多年寡居、隻產一子、絕經期晚、大量服用可能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
請記住,這些都是與子宮內膜癌有關的因素。
●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長期刺激。與無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綜合征、功能性卵巢腫瘤、絕經後長期服用雌激素而無孕酮拮抗有關。
●與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有關。
●體質因素。子宮內膜癌易發生在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未婚、少產的婦女。這些因素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因素。
●絕經後延。絕經後延婦女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正常女性約增加4倍,內膜癌患者的絕經年齡比一般婦女平均晚6年。
●遺傳因素。約20%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子宮內膜癌患者近親有家庭腫瘤史者比宮頸癌患者高2倍。
二、子宮內膜癌的臨床症狀
(一)子宮出血
尤其是絕經期前後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為大量出血。但子宮內膜癌患者一般無接觸性出血。
(二)陰道排液
初期可能僅有少量血性白帶,但後期發生感染、壞死時,就會有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排出。
(三)疼痛
由於癌腫及其出血與排液的瘀積,刺激子宮不規則收縮而引起陣發性疼痛,占10%~46%。這種症狀多半發生在晚期。如癌組織穿透漿膜或侵蝕宮旁結締組織、膀胱、壓迫其他組織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頑固性和進行性加重,且多從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
早期多無明顯異常;晚期可表現為子宮增大、變軟;絕經後婦女的子宮不萎縮或有增大,盆腔可觸到轉移的腫塊,出現貧血、消瘦、發熱、惡液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三、子宮內膜癌的預防
癌腫的生長比較緩慢,而且不易擴散到子宮以外的組織,所以,早期子宮內膜癌的治愈率可達90%以上。子宮內膜癌的預防措施如下。
由於子宮內膜癌的病因不明,目前尚不能預防其發生,但對那些可疑患者應做全麵細致的檢查。如有必要,應行診斷性刮宮,因為這是目前確診子宮內膜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而對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應加強防癌的普查。其次是對雌激素的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尤其對更年期及絕經後婦女更應慎用。
對於口服避孕藥的婦女來說,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明顯降低。研究顯示在整個月經周期中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酮的避孕藥可將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降低50%,而且這種作用至少可以持續15年。
也可以考慮采用激素替代療法。研究顯示,在停經前後的幾年中,使用雌激素會使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增加3~8倍。有多種方法可以獲得雌激素,如果你決定停經後使用雌激素,告知你的醫生,他會讓你周期性與孕酮配合使用。如果這種方法適合你的情況,那麼它可能起到預防作用。
第三節卵巢癌,無聲殺手也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