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關係"是基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而提出的。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八五"期間,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曆史性成就。至1995年,三個五年計劃已完滿完成;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已提前實現。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正在逐步建立,對外開放的總體格局也基本形成。可以說,我國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此基礎上,黨中央於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在世紀之交的15年中,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而,要實現這一遠景目標,我國目前還有不少的矛盾和困難,不斷地出現新情況和新問題。這主要是體製轉換過程中新舊體製的摩擦和碰撞,改革開放推進過程中國有企業改革滯後和生產經營困難,農業基礎薄弱,通貨膨脹和國家財政困難,粗放型經濟造成效益差、浪費嚴重,人口增長快、就業壓力大,地區發展差距擴大,以及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某些腐敗現象有所滋長等等。這些關係全局的矛盾和問題,影響和製約著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麵對國際國內的環境和形勢,怎樣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全麵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遠景目標,成了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麵前必須正確認識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鑒於此,江澤民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在新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認真廣泛調查研究,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觀察分析了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麵,揭示了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歸納出12個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江澤民的講話,集中全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對十二大問題進行了係統、具體、全麵的分析和論證,對每一關係,每對矛盾,都指出它們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係,都注重分析了矛盾統一體內部的平衡和協調,並明確提出了處理這些關係所應當堅持的原則及采用的方法。
十二大關係的主要內容是: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三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係。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必須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要善於統觀全局,精心謀劃,從整體上把握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內在關係,做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做到在政治和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在改革和發展的推進中實現政治和社會的長期穩定。
速度和效益的關係。正確處理速度和效益的關係,必須更新發展思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基本要求是,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追求數量,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要重視科技和教育,認真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實現科技教育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製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第一、二、三產業的關係。隨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必然不斷優化升級,逐步形成同社會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一、二、三產業的合理結構。我國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後,一、二、三產業的關係還不協調。今後必須大力加強第一產業。調整提高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關係。要用曆史的、辯證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地區差距問題。一是要看到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是一個長期的曆史的現象,二是要高度重視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確解決地區差距問題,三是解決地區差距問題需要一個過程。解決地區發展差距,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今後改革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