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學會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1 / 2)

讓孩子學會尊重,首先要理解。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設身處地去了解他人的情況,站在別人的處境設想,那麼尊重對他來說會很容易理解。

如果你問一個人是否需要尊重,他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尊重如同吃飯喝水一樣,是每個人基本的需要。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遞增規律。需求的層次由低到高被滿足後才能正常工作,實現自我。

另外,人與人的交往也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之上的,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可見,尊重的需求對每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對於孩子,父母一定要教導他們學會尊重,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兒童》雜誌上引錄的一次調查,有2000名成年人參與,他們中隻有12%的人覺得孩子們一般能尊重地對待別人;大多數人認為現在的孩子“粗魯”、“不負責任”以及“缺乏紀律”。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新聞,有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槍殺同學、親人,有的孩子虐待動物,有的孩子因為受大人影響而嘲笑、戲弄流浪者和清潔工。我想這樣的孩子將來必定沒有什麼作為,因為沒人願意結交這樣的朋友,更不願與這種人共事,沒人願意指點這樣的孩子並教育他,對他提出忠告,他也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所以根本不懂尊重的孩子,很難進步。尊重不是小事情,父母要從小教導孩子尊重別人。

一位好心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時產生一股憐憫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將10元錢塞到賣鉛筆人的手中,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走了沒幾步,他突然覺得這樣做不妥,於是急忙返回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筆,希望不要介意。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說:“您和我一樣,我們都是商人。”

一年之後,在一個熱烈隆重的社交場合,一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推銷商迎麵來到這位商人麵前,萬分感激地自我介紹說:“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給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親口對我說,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為止。”

好心商人在憐憫別人的同時不忘尊重,在給予別人尊重的同時也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尊重別人的重要性。

孩子本來就容易衝動,容易衝撞別人,讓他們從小學會尊重,也可以中和較早的情緒,讓孩子具有高尚成熟的品格,他的人際關係會更加和諧。

讓孩子學會尊重,首先要學會理解。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設身處地去了解他人的情況,站在別人的處境設想,那麼尊重對他來說會很容易理解。孩子通常很任性,不了解人情世故,父母跟他們講尊重他們也許不理解。但讓孩子了解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體會別人的感受,孩子就會同情並尊重他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