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錄之諸神黃昏(1 / 2)

在某個未知的位麵中,茫茫虛空中誕生了一個初始的生命體。

不知道過去了多少時光,或許是漫長到他(我們姑且稱之為“他”吧)自己都覺得太久,他漸漸的產生了一種“孤寂”的感覺。

他覺得,他缺少一些能夠跟他交流跟他相伴的生物。

空曠的位麵,正是適合他的行動。或許是與生俱來的這一個位麵賦予他的能力,他成功了。

但是,也失敗了。

這個生命體在他創立出來之後沒多久就迅的死去。

他放佛創造了一種可以稱之為“悲傷”的情緒。他開始主動的去思考,是什麼緣故讓他創造的生命體直接死亡。

“對了,莫非是因為生命體需要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

汲取了第一個生命死亡的經驗,他在凝聚出一片看上去能夠生存的土地之後,從自己掌握的法則之中複製了一些賦予這個生命體,他想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些法則使得生命體更加的強大。

根據掌握的法則不同,他賦予了每個生命體不同的規則之力。

也為了更好的輔助他來創造這個“生存環境”,這些規則之力都帶有基礎的元素屬性。

他將這些初代的生命體稱之為“主神”。

包含:掌控聖光之力的光明神,掌控元素之力的元素之神,掌控夜幕黑暗之力的黑暗之神,掌控自然之力的自然之神,掌控毀滅與破壞之力的戰神,掌控潮汐與海洋之力的海神。

但是隨著他創建的世界逐漸的完善,他現需求的東西過了他最初創造的那些生命體的規則範圍,於是主神數量逐漸增多,而且在創造世界的過程之中,初代六位主神都因為一些原因而隕落,他又補充創建了新的主神。但是為了區分於最初的主神,他覺得,每個生命體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稱謂——包括他自己。

“以父為名。”

稱之為——父神。

連續不斷的創造耗費了父神大量的規則能力,在感受到一種可以稱之為“疲乏”的狀態之後,父神覺得自己應當休息一會兒,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自己休息的時候也不失去方向,父神用此時自己所有的規則之力創造了另一位神靈——稱之為“母神”。

創造完母神之後的父神陷入了長時間的休眠。

在父神休眠的早期,母神與主神們貫徹了父神最初的想法——創造一個符合生命體生存的環境,並且在創造環境完成之後,在母神的提議下,近百位主神開始創造自己規則範圍內的生命體,畢竟,父神是為了創造生命體才創造的這片土地。

於是,各種各樣的生命體被創造出來。

元素之神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元素生命體,這些家夥生命力旺盛,力量強大,但是智力卻不怎麼理想;

自然之神創造了精靈族與植物,兩者相互依存,精靈族與植物讓這個世界變得多姿多彩,但是相對來較為孱弱;

獸神創造了各種奔突走獸,並且在走獸的基礎上強化智力創造了獸族,雷神看到了感覺獸族這個挺符合自己的想法,撿了個現成的在獸族的基礎上創造了薩滿祭司;

海神創造了無盡的海洋,也摻和過來創造了自己的生命體——海族、娜迦族;

狩獵女神本來想創立一個操控弓弦的種族,但是在看到自然之神創造的精靈族之後大為欣喜,在自然之神的允許下讓精靈族掌握了狩獵規則;

戰神思索著毀滅和戰鬥,創造了力大無窮的巨人一族,隻不過戰神一直是個馬馬虎虎的家夥,有些失敗的作品——於是矮人族在一個失誤下誕生了;

龍神感歎自己的完美,按照自己的模型創造了一群同樣單體實力強悍的生物,稱之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