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詩雲本是北平燕京大學的一名在校女學生,抗戰爆發後便投筆從戎,到了29軍。因其出身行醫世家,略通醫術,便在部隊當了衛生員。
沈詩雲參軍後的第一戰役就是長城抗戰。她親眼目睹了29軍愛國將士,用大刀與日軍血戰的慘烈場麵,為中國軍人的英雄氣概而歎服。尤其是山西大刀班班長趙四川的威名,沈詩雲更是聞之心動。當見到英武的趙四川第一麵時,便把一顆芳心暗自許給了他。自古英雄愛美人,趙四川對一身戎裝的窈窕淑女沈詩雲也是一見鍾情。幾次接觸後,二人便已心心相印,互訂終身。沈詩雲以一塊祖傳玉佩相贈,趙四川把一柄貼身錯金短劍做信物交給了沈詩雲。二人海誓山盟,生死相依,永不相棄。
為此,在29軍撤退時,沈詩雲便暗下決心,就是背負當逃兵的罪名,也要想方設法留下來等著趙四川歸來。如不見到趙四川,她寧死也不會離開喜峰口。
當時正是農曆3月中旬,一輪明月不知何時掛在了天空。如霜似雪的青光,灑在古老的長城上,使空曠寂寥的邊關越發顯得悲涼。沈詩雲望著空中明月和朦朧的塞外遠山,不由觸景生情,輕聲吟誦起古人的一首邊塞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沈詩雲正輕吟古詩抒發悲情,忽聽得城牆下麵有動靜。待她順著窗口往下一望,發現幾個人影正摸索著向上走來。沈詩雲不由心裏一動,想必是趙四川的大刀隊回來了。
沈詩雲顧不上多想,便趕緊從敵樓上下來,跑著迎了過去。當她快到近前時,剛要興奮地喊叫,卻發現情況不對。就見上來的居然是一隊頭戴鋼盔,端著三八大蓋的鬼子兵。
沈詩雲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趕緊躲到長城根下的月亮背影裏。這時就見那隊鬼子兵,爬上長城觀察了一陣後,便站起身來衝山下“哇啦哇啦”的喊叫起來。時候不大,就聽山下也“哇啦哇啦”的喊叫了一陣,隨後就見鬼子的大隊人馬開上山來。
沈詩雲知道這是日軍知我國民軍已經撤離,便卷土重來,占領長城沿線。
沈詩雲擔心趙四川他們不知國民軍撤退,日軍已經占領長城的情況,執行任務歸來時會誤入敵人陣地,身陷險境。便順著長城根下的月亮背影躲開日軍的人馬,繞到敵人陣地的後麵,去等趙四川他們。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趙四川的大刀班。
趙四川的大刀班,直在石梯子村對麵山坡的樹林裏潛伏了一天。待到黃昏後,便悄悄潛行到村子後山的懸崖頂上。就在他們擦拳磨掌,準備爬下懸崖摸進村裏去端龜田大佐的指揮部時,不想一輪明月躍上東山,直讓趙四川叫苦不迭。心說,在這明晃晃的月亮地裏,人一出現在懸崖上,定會暴露目標,使這次行動前功盡棄。
趙四川的大刀班隱蔽在後山的懸崖頂上,望著天上的月亮苦熬坐等。打算到後半夜等鬼子人困馬乏、放鬆警惕時再作行動。大約到了子夜時分,副班長王殿臣悄悄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趙四川回頭看了看王殿臣,悄聲問:“什麼情況?”
王殿臣衝西北方向呶呶嘴說:“你看那裏。”
趙四川抬眼一望,就見天的西北角上湧起一片烏雲,正伴著隆隆的雷聲,迅速鋪展開來,也就一袋煙的功夫,便蓋住了半邊天。趙四川不由喜上眉梢,心中暗想,真是天助我也。
俗話說,早看東南,晚看西北。不到一個時辰,整個天空就已是陰雲密布,一片漆黑。
趙四川一聲令下,大刀班的戰士們迅速行動,順著懸崖往下爬去。
白天潛伏在村對麵山坡樹林裏,戰士們已經把這後山的地形做過仔細觀察。雖說不上了然於胸,但也基本掌握了個大概。有崖縫裏的柏樹做攀爬的扳手,再加上大刀班的戰士們都會輕功,靈似猿猴,身輕如燕。時候不大,便從後山的懸崖上爬了下來。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形同神兵天降。後來老百姓把這事傳得更是神乎其神,說國民軍是施展飛簷走壁的輕功,從百丈懸崖之上飛下來的。
大刀班爬下懸崖後稍作休整,便從背上抽出大刀,向村裏摸去。為防天黑與日軍交戰時誤傷自己人,他們特意在胳膊上係了條白手巾作為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