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卷 西北之王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決出天下所屬之戰(2 / 3)

“如此,縱然賊軍欲要在關後埋伏,隻要我軍有所提備,以我軍此下銳氣之盛,人數之眾,其不足為患也。”

賈詡說罷,望向曹操。曹操那雙如能吞天的細目,散發出駭人的光芒,意氣風發,笑聲而道。

“哈哈哈哈!!以如今局勢,縱然那文不凡、龐士元如何才智過人,智謀百出,亦無力回天也。天下最終還是為朕所得!!”

曹操話音一落,一眾魏軍文武無不欣喜若狂,紛紛出席賀喜,好言奉承,讚口不絕。不過此時,司馬昭卻是麵色一變,不知為何渾身肉顫,有一股道不出的不祥預感,頗有顧慮地說道。

“戰場之事,素來瞬息萬變,昭以為不可輕心大意。可否先讓昭卜上一卦,陛下再做抉擇?”

曹操聽言,麵色一沉。諸將皆覺得司馬昭大掃興致,並無好顏色。曹仁亦是如此,擺手便道。

“局勢已定,不必多此一舉!”

此時,賈詡卻向曹操暗打眼色。曹操心知司馬昭這周易六十卦極為精準,亦有意一試,便是笑道。

“昔年周文王姬昌,能推翻紂王暴政,這周易六十卦,居功甚偉。朕以為不妨一試。”

曹仁等將聽言,雖是不喜,但也不敢反駁。司馬昭在曹操示意之下,入席坐定,取出六十卦,就在身前幾子卜卦。哪知司馬昭連連三回卜算,卦象都被卡主在內。司馬昭臉色愈加凝重,一眾文武都是看得眉頭大皺。曹操也是看得,麵色黑沉,甚為不喜。司馬昭在眾目睽睽之下,心中越是緊張,不覺用上了幾分力勁。驀然,‘嘭’的一聲裂響,司馬昭手中金黃色的龜殼竟是裂出一條細縫。曹操一見,麵色勃然大變,怒聲喝道。

“司馬子上,你竟敢亂朕軍心,該當何罪!!?”

司馬昭一聽,頓時一臉惶恐之色,急急而出,叩首拜道。

“陛下恕罪,罪臣才為學淺,班門弄斧。或是此戰關乎天下所屬,非人力可料算。還請陛下饒恕!!”

曹操盛怒不已,一聲喝下,就欲將司馬昭拖出去斬,以穩軍心。畢竟此戰關乎重大,曹操如此狠下死手,亦是情有所原。諸將見曹操如此盛怒,不惜怒斬義子,皆不敢言。這時,薑維、郝昭兩人,卻是急急而出,跪地乞求,為司馬昭求情。雖是如此,曹操怒色不見有減。曹仁歎了一聲,亦出席為司馬昭說情。

“陛下息怒。司馬子上雖是死罪難饒,但看在其前番屢立功績,兼之此下軍中正是用人之時。何不且饒其死罪,給其將功補過的機會?”

曹操聽了,麵色一沉,怒色漸漸褪去。諸將見此,方敢紛紛為司馬昭說情。於是,曹操暫免司馬昭之罪,貶其為軍中都尉,以儆效尤。司馬昭痛哭淚下,拜謝歸席。曹操遂強打精神與諸將商議出兵之事。諸將領命,紛紛退去,各做調撥。

次日,旭日剛起。魏軍斥候來報,唐軍大部人馬,莫約數十萬之眾,已望虎牢關之後撤去,關內僅有數萬兵馬把守。曹操聞報大喜,速教郝昭率前部兵馬迅疾攻取關口,遂又令曹仁親率諸將,各部兵馬,近五十餘萬大軍,隨後接應。曹操則自率後軍十餘萬眾,居於在後,以防萬一。隨著曹操號令發落,近七十萬餘魏兵紛紛動蕩。郝昭率前部十萬餘兵馬速進,司馬昭先指揮霹靂車,以作掩護。在霹靂車連番襲擊之下,關上唐兵四處躲避,亂成一團。不一時,郝昭引兵殺近。十萬魏兵,人山人海,氣勢洶騰,如若洪水撲湧而來,喊殺聲震天動地。負責斷後的徐晃,當機立斷,立馬教兵士撤走。郝昭眼見徐晃撤去,冷笑一聲,心中大喜,速教兵士奪取關口。隻見此下虎牢關哪還有昔日天下第一險關的雄威,四處斷口、窟窿,斷木亂石,滿目蒼夷。魏軍大舉攻上,關內唐兵已撤,無兵把守。片刻之內,十萬魏軍便是攻破了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