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嶽坡拾階而上,一座雄偉的城門展現在我們眼前。上麵有一塊牌子寫著“瞻嶽門”三個大字。這城門可不是到處都有的,大紅城門上幾個耀眼的黃色圓環,令人愛不釋手。
穿過城門來到汴河街,一座座古老的房子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其實那些房子都是一個個商店,那裏邊有全國各地的有名小吃,比如“臭名遠揚”“君山銀針”“糖人”等。“臭名遠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拌上辣椒就更好吃了。
再往前走,一棵高大的紫薇樹挺立在藍天下。據說它有八百多年的曆史了呢!到它開花的季節,樹上一定會掛滿羞紅了臉的花姑娘,她們隨著風輕盈地跳著舞,美麗得就像一個個仙女。繞過紫薇樹,一個寬大的戲台映入眼簾。到晚上,戲台上要麼放電影,要麼演戲,來看的人們絡繹不絕,久久不肯離去。
一出汴河街,便來到了天下聞名的嶽陽樓前,我很快被廣場上一塊巨大的石雕給吸引住了。走近一看,上邊刻著人們繁忙的景象:有的老人在下棋,有的在挑著擔子往家趕,有的在為房子搞裝修……看著這塊石雕,我好像與石雕上那繁忙的景象融為了一體,仿佛自己也在忙活著呢!站在石雕旁放眼望去,就是無邊無際、水天一色的洞庭湖。清澈的湖水微波蕩漾,幾艘貨輪在湖上緩緩移動,那隆隆的聲音,仿佛在為湖水的輕唱伴奏。
啊!汴河街,你真是個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美麗的星空
我從小就喜歡星空,那一閃一閃的、充滿夢幻的明星是那樣的美麗和神奇!在我心裏,那幽藍而寧靜的天空上閃爍著的就是一隻隻亮閃閃的小眼睛,他們有的調皮地向我眨眼,有的對我不理不睬,有的深沉地眺望著遠方,還有的靜靜地對我微笑呢!那時候,小小的我以為自己看到的便是最最美麗的星空了。可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露營中,當我躺在九宮山滑雪場的草地上,一下子麵對幾乎綴滿了天空的群星時,我不禁驚呆了:這是夢?不可能是真的吧?當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時候,一個聲音從我的心髒爆發出來:“啊!”我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內心的喜悅,那一刻,我的心在狂喜,我的眼在享受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星空盛宴……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那時的星空,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我迷戀它,我流連它,我恨不得一晚上不睡覺,永遠地守住那輝煌的一刻。天空被這一群群的明星照耀得熱熱鬧鬧,就像趕集的市場。那天晚上的星星抹的熒光粉最多,穿的衣服最亮,打的燈籠最明。數不清的星星,數不清的亮衣裳,數不清的光芒,一同被罩在了上帝撒下的天網裏,我不知道這個天網網住了多少顆星星。此刻,別的城市一定非常非常黑暗吧。
看這些星星,它們參差不齊地散落在天空中,光芒卻始終留在了滑雪場。看啦,原本幽藍的天空一時間變得銀光四射,天幕上不知鑲了多少顆鑽石呢!瞧,這時的銀河,多像一條懸在藍地毯上的銀絲帶!嗯,是不是更應該稱它為“酒河”呢?要不,怎麼這麼多星星聚到這邊來喝酒啊。想到這,我不禁覺得迎麵撲來一股酒香,我沉醉了……
看著這些晶亮的小星星,我不禁浮想聯翩:銀河那邊的星星,它們圈合在一起,多像兩條大鯉魚呀!再看那邊,這就是巨蟹座嗎?咦,怎麼越看越不像呢,看上去好像更像一隻綿羊耶!哇,那隻展翅飛翔的雄鷹是多麼健壯,這就是天鷹座吧。“牛郎”看著銀河對麵的“織女”,眼神是那樣的悲寂,他們是多麼的痛苦。一年才隻能見一次,要是我和媽媽呀,十幾天不見就會想得食不知味,寢不安眠了。
突然,我的腦瓜裏竄進一個嚴重問題:“明天我就要回去了,還能再見到這樣美麗的星空嗎?”一個聲音告訴我:“不會的,城市裏哪會有這麼美麗的星空呢!”我一下子懂了,城市的環境和這裏的區別是多麼大呀,想再次見到這樣的星空,隻有向城市裏所有所有的人去宣傳綠色環保啦。我相信,隻要所有的人都渴望擁有這美麗的星空,並用實際行動愛護我們的自然環境,這些小星星們也一定會被感動,跟著我們回家。
星空是美麗的,星空是神秘的,星空是夢幻的,星空是明亮的!我喜歡星空,那一閃一閃的星星總能給我帶來無限的遐想……我愛美麗的星空!
湖北九宮山滑雪場露營,繁星滿天的盛況帶給孩子極大的震撼。當孩子拿到《美麗的星空》的作文題時,她萬分慶幸地說:“幸虧我在露營時看見過最美的星空,要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麼寫這篇作文了。”
聖安寺之行
哇,看這個小和尚把雙手舉過頭頂,多像投降呀!想來便是與世無爭。他的嘴巴笑嘻嘻的,又像想了個妙法子,多可愛啊!聽到“和尚”二字,大家是否馬上聯想到了寺廟呢?不錯,現在我和爸爸、媽媽正在嶽陽聖安寺的大門口呢!看,廟門口一群姿態各不相同的小和尚正迎接我。
還未進入寺門,我已感受到了一股說不出的舒暢。常在城市裏,汽車尾氣、路邊垃圾,已是異常習慣;城市裏忙碌的身影如影隨形,每個人胸口都壓著鬱悶的棉花團。忽然來到這樣一座立身於城市,但卻好像與世隔絕的清靜寺廟,讓人瞬間精神抖擻。煩惱的事好像被一雙溫暖、慈愛的手從上至下一點點向外推出,渾身上下有著一股久違的舒坦輕鬆。我一下覺得自己好像到了一個人間仙境,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束縛住我,我身上沒有一點灰塵,輕鬆自在。幾聲清脆的鳥鳴讓我感到歡快!
進入寺門,一座神聖的觀音菩薩雕塑矗立在眼前。我感覺到她的心裏毫無雜念,幹淨得幾乎透明。她兩眼出神地望著遠方,誰都不可侵犯、驚動。她好像絲毫沒有察覺我們從她身旁經過,隻是好似透徹的一雙眼睛,久久不移地望著遠處。誰又能猜到這舉著淨水瓶的肅靜菩薩在想著什麼呢?我生怕驚動她,輕手輕腳走了過去。爸爸、媽媽跟在後麵。媽媽舉頭看著觀音菩薩,似要把包裏的相機拿出來,我急忙按住她的包,隻怕神會處罰我們,急急忙忙牽著媽媽走進了天王殿。
天王殿裏供著四位天王,每位天王腳邊都站著兩名服侍的童子。有的為大王拿著兵器,而自己還不及兵器的一半高。有的抱著大王的腿似是清理上麵的灰塵。還有一名則彎著腰站著,讓天王的一隻腳放在自己背上。每位天王都是氣勢雄渾,有的臉露殺氣,像是想起了仇人要去打仗;有的卻是滿臉笑容,舉杯暢飲,怕是有什麼歡心事值得一樂。
走出天王殿,抬頭一看,上麵居然還有一座寶殿。我不禁暗暗驚奇,我看過的寺廟,沒一個有這樣大的。沿著石級而上,便到了大雄寶殿。殿內供著三座佛,每個佛都是巨大無比,腦袋都快要頂著天花板了。我滿以為再沒寶殿,哪知拾級而上,居然還有念佛堂、觀音殿、萬佛寶塔。
萬佛寶塔最是氣派,高達九層,直聳雲霄。雲霧繚繞間,萬佛寶塔好像通天。從下仰望,似乎爬上塔尖去,就可看見玉皇大帝和他的天兵天將。我心下暗想,要是今晚就住在這塔中,晚上到塔尖上去,看月亮、星星豈不甚好。隻可惜,我們來得太晚,塔門緊閉,要是我有輕功,隻需足尖在塔上輕輕一點,輕躍幾下,塔周圍的景物定是盡收眼底。想到這裏,我不禁深吸了一口山野的新鮮空氣。那小鳥清脆的歡唱好像也被我這一深呼吸和山野空氣一起流進了我的身體。
我和爸爸、媽媽挑了一條與來時不同的小路下山。這條路全是下坡,我似是快樂小鳥,哼著小曲,張開雙臂向山下急奔出去。風,呼呼向我吹來,跑進了我的臂彎。這穿著涼爽衣服的調皮鬼——風,有的踩著我的肩膀躍了過去,有的偷偷摸摸從我臂彎下鑽了過去,還有的一頭撞上我的手,嘻哈挑逗……
才戀戀不舍出寺門不到數百米,又聽得汽車喇叭聲隱隱作響,車子急馳而過的風聲,好像又觸手可及。唉,城市,你幾時容得忙碌的人休息片刻呢!不過,現下我也不跟你計較,還不是人先惹出的煩惱?有了這次聖安寺之行,我心情好得很呢!
孩子一天天長大,她已經不隻是在用眼睛打量這個世界,而是用心在觀察、在體會、在感悟,甚至有了自己鮮明的思想觀點。
觀察敏銳,體悟深刻
我對孩子寫作的最根本要求是真實。因為隻有溶入了真情實感的東西,才會有血有肉;寫作過程中,能打動自己的東西才能打動讀者。然而,“求真”二字做起來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一旦養成處處留心、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就會受益終身。善於觀察的孩子,往往善於發現問題,從而產生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會觀察就等於擁有了一雙會思考的眼睛。
一諾從小喜歡跟我散步,我總是有意識地培養她留心觀察的好習慣。比如,會突然考考她:剛才經過的地方,有幾頭石獅?爸爸今天出門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回家上樓有多少台階?媽媽最愛吃的菜是什麼?爸爸的口頭禪是什麼?……這些題目既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孩子樂此不疲。有時還反過來想考倒我呢!日積月累,孩子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明顯增強了。
慢慢地,孩子到了寫作的年齡,這種自覺觀察的習慣所帶來的好處也就日益突顯出來了。
求真,我手寫我心
身為教師,我經常聽到孩子和家長抱怨習作時無話可寫。要克服這一難點,僅教給孩子寫作技巧是不夠的,必須盡可能地豐富孩子的感性體驗。
有一天,一諾放學回家突然對我說,她發現班裏很多同學裝假。我問她:“為什麼這麼說呢?”她說,今天,老師讓同學們仿照課文的樣子,補充句子:“當我在的____時候,請不要打斷我,我還沒____呢!”結果,班裏很多同學要不就是填“當我津津有味地看書的時候,請不要打斷我……”要不就是填的“當我津津有味地讀課文的時候,請不要打斷我……”孩子說,連平時從來不看課外書的某某同學也都是這麼填的。“媽媽,你覺得老師會相信嗎?不覺得同學們在裝假嗎?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填,因為他們生怕老師覺得他們是不愛學習的孩子。”“那你填的是什麼呢?”我忍不住好奇地問道。“媽媽,我先問你,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比玩更有吸引力的事嗎?”我不置可否地笑了:“先說說你是怎麼填的吧。”“我說了真話,我填的是‘當我正玩得起勁的時候,請不要打斷我,我還沒玩夠呢!’你說老師看了我的這個答案會不高興嗎?”“怎麼會呢?說的是真話就行。”“嗯,那就好!我不喜歡說假話。”孩子這才安安心心地去玩了。
這事孩子說過也就放下了,而我卻由此想到了很多很多。現在有的孩子,甚至一些家長和老師,都習慣了孩子在作文中謊話連篇。撇開老師命題不當,致使學生無話可說不談,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們熱衷於製造謊言呢?究其原因可能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處在信息時代,學生容易耳聞目染一些負麵的人情世故,使他們放棄真實地表達自己,而投家長所好,投老師所好;也有學生不敢講真話,是因為講真話遭受過挫折;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集全家寵愛於一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動手動腦參與活動的機會少,經曆的匱乏,體驗的缺失,導致作文無話可寫,就胡編亂造了。曾記得,我熟悉的一個學生為了在習作中表現自己勇敢、堅強,竟謊稱家中失火,母親被燒死,父親被燒殘……讓人哭笑不得。
那麼,怎樣使孩子在作文中有話可寫,寫出真情實感呢?我想,除家長、老師要在作文評價中引導孩子們求真、求實外,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留心觀察。
2007.4.10 小蝌蚪
今天,媽媽帶回來六隻小蝌蚪。五隻黑的蝌蚪,一隻“蛙蚪”。我給它們都取了名字,其中有一隻黑色的最胖,我給它取名叫“胖胖”,還有一隻黑蝌蚪非常的小,我給它取名叫做“小小”,還有一隻不大不小,我叫它“中中”,還有一隻蝌蚪最調皮,總是遊來遊去,我管它叫“皮皮”,還有一隻總愛往一個方向跑,不往另一個方向跑,我就管它叫“挑挑”(因為它隻挑一條路遊),還有一隻就是那隻花的小蝌蚪,前麵已經告訴你了,它的名字叫做“蛙蚪”,因為它已經長出兩條後腿來了。它們都很可愛。
我給它們喂了小餅幹渣,叫做“小小”的蝌蚪趕快往這邊遊,吃起了小餅幹。我看到了它吃餅幹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媽媽說別的蝌蚪都不吃,隻有它不停地吃,一定是它餓得最厲害。我看著它的樣子,心裏甜滋滋的。
後來,我就開始仔細地觀察它吃餅幹的動作,它好像有一塊舌頭似的,那塊舌頭好像是白色的。它添著一塊白色的餅幹渣子,一舔一舔,不停地往嘴裏送。餅幹渣很小很小,但它的嘴巴更小,一口隻能吃掉一粒餅幹渣子。看著它那可愛、甜美的樣子,我都要開心地蹦起來了!
我的小蝌蚪會一直在我的心上的,因為它們太可愛了,可愛得我今天晚上可能都要興奮得睡不著覺了!我多想讓我這六隻小蝌蚪變得更多一點啊,也希望它們快長大。我真希望我的小蝌蚪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
這篇習作是一諾一年級口述的。從看上去有些囉唆的文字裏,你感受到孩子的快樂了嗎?她對小蝌蚪觀察得夠仔細吧。
幫孩子記錄口述日記以來,我始終堅持以一個忠實聽眾和協作者的身份來完成任務。我想,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隻要她敢說、願說、樂說,就已經成功了。說得多了,自然會越說越好。
事實上,孩子在口述完日記,再讓我念給她聽時,已經常常有不自覺的修改行為。她常要求我把她自認為寫得不夠好的地方,按她新的說法修改一下。這不正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嗎?當然,有時,我也會適當地給孩子提提建議,比如,某句話怎麼說更好一些。但我不會強求孩子修改自己的日記,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有負擔感了。正如小家夥自己所說的那樣,她是她,我是我,好的建議她會在以後的日記中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