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取在杭外來務工人員住房現狀的分析數據。

(一)居住方式

在796份有效樣本中,有750份問卷提供了居住方式的信息,其中: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有514份,占比68.53%;由單位解決居住問題的有234份,占比31.20%;而由政府解決居住問題的僅有2份,占比0.27%。因此,目前在杭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方式是以自行租賃為主、單位保障為輔,市場租賃仍然是解決我市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問題的主要途徑,而政府保障範圍還十分地狹小。

在自己解決住房問題的外來務工人員中,96.1%是自行在市場上租賃,還有一小部分是通過寄借宿和露宿(或占住)來解決,擁有自有產權的僅約0.97%。在由用工單位解決住房問題的外來務工人員中,29.9%是由單位代為在市場上租賃,27.2%是住在單位自建的宿舍中,7.69%是住在單位改建的宿舍中,9.83%住在工棚中,8.97%住在工作場所。

從行業細分來看,製造業主要是以單位自建宿舍、單位租賃的居住方式為主;服務業主要是以市場租賃為主,其次是雇主家和經營用房;建築業主要的居住方式是工棚(彩鋼板活動房)。

(二)居住地與工作場所距離

在796份有效問卷中有748份問卷提供了居住地與工作場所距離的信息。總體來看,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離工作場所非常近的居多,占比44.1%,這裏主要包括居住在單位自建宿舍、單位租賃房、工棚、雇主家、經營用房以及部分靠近工作地點租房的外來務工人員。其他的有24.7%離工作場所較近(騎車在20分鍾以內),15.4%的覺得還好(騎車在30分鍾以內),11.1%的較遠(騎車在1小時以內),還有5%的非常遠。在較遠和非常遠的人群中極大部分從事服務業,都是在市中心工作,而居住在較遠的城郊結合部,主要是因為他們無法承受市中心高昂的房租。

在杭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與工作場所距離情況(三)合住人數

在796份有效樣本中,有670份問卷填寫了合租人數的信息。調查中發現,住房以2人合住的比例最高(占36.7%),基本上都是夫妻2人外出打工,租一間房,麵積在10~15m2左右,價格在250~300元之間;3人合住(占24%)的比例也較高,主要是與配偶、孩子住在一起;自己1人獨住(占17%),一般以年齡在18~25周歲者居多,獨居者中女性一般從事酒店、美容院、營業員工作,男性以從事批零貿易者居多;住房以4或5人合住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合計占13.6%),主要是與同單位的打工者或與父母同住較多;接下來是8人同住(占3.6%),主要是製造業的集體宿舍,一般都是8人或4人一間,麵積在18m2~40m2左右;合住人數超過9人的很少。有579份問卷既提供居住總麵積又提供合住人數,由此得出人居居住麵積在9.1m2左右,大大低於本市市民人均大約21m2的水平。

在杭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合住情況

(四)每月房租支付情況

在796份有效樣本中,有672份問卷填寫了每月房租支付的信息。在672份信息有效樣本中,平均的房租值為287元/月,中位數是250元/月。其中,月租金在100元以下的占了20.8%,月租金在100至300元之間的占36.8%,月租金在300~500元之間的占30.4%,因此,從總的看來,月租金在500元以下的共占總數的88%。同時有645份問卷提供了每月水電費等其他費用的支出,其平均值為63元/月。粗略看來,在杭外來務工人員每月花在居住上麵的消費約在310元左右。

(五)在杭居住總體滿意程度

根據758份提供了在杭居住總體滿意程度信息的有效問卷分析,以滿分為100分來計,我市外來務工人員總體居住滿意程度得分為64.4分,與今年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所做的杭州市居民居住滿意度調查總得分63分相當,還略高了1.4分。

在杭外來務工人員總體居住滿意程度

在杭居住非常滿意的占3.6%,這一群體多數是那些年齡在25-40間,在杭工作年限較長(至少3年以上),收入中等略偏上(1000~1500元/每月),與配偶或與配偶、孩子同居者。比較滿意的人最多,占44.9%,主要感覺小區治安好、房子條件還可以、房子不錯,或是由老板提供房子的。25.3%的人覺得慢慢適應了。

23%的人比較不滿意,還有3.3%的人非常不滿意。據分析,在居住總體不滿意方麵,主要是那些自己到市場上租賃住房,或單位代租,或在建築工地住工棚的人群。租賃住房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房租貴,房東收水電費比本地居民的都高(仿佛這已成了一種潛規則);建築工地居住不滿意的原因是居住條件差。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