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與接(下)(1 / 2)

“但是,天子分四權,立法、司法、行政、監察構成了現代天朝的四麵體製度。一般說來這四麵體同樣重要,但在千年天朝,因為曆史悠久的文官治政的影響,立法和行政二權變得更為突出。《天綱》明約‘天子為共主,不涉政’,一方麵使得天子地位超然,另一方麵讓掌監察和任寺卿的天子都隻能是作為一個馬後炮的角色出現。”

“所以總的來說,天子就像是天朝的保姆,而保姆對陰謀者沒有吸引力。”

一番有所保留的解釋總算是稍稍開解了虞藍的疑惑,但是好奇心卻沒有停止跳動。

“那後麵會怎麼樣?”

“奉聖天子沒有立太子吧?”

“這到是…”虞美同樣好奇,望著鄭善。

“總覺得變成了答題機了!”鄭善想著,解釋說:“依照典章,天子薨,其自動卸任,若已立太子,則四九之後,太子即位。天子停靈七日之後,治喪會蓋棺定論,國喪入陵。照例,因為尚書令六官長,諸國士,寺卿等都是治喪會成員,所以中樞會停擺九天。”

“若沒有太子,則會在國喪後遴選太子。遴選程序有兩步:第一步是天家內推,所有成年的天家中人都有資格,人選來自自薦而不是推薦他人,諸王決議,從自薦的人中選出至少一人,至多三人作為太子候選。”

“第二步被稱為國否,意思是由所有柱國士,四千石以上公士,少卿以上寺卿和正禦史組成國庭,共同票選。方法是一人一票,投票給自認為最不能擔任天子的候選人。因為是投否決票,所以稱為‘國否’。最後,候選人之中得票最少的就是太子了。”

“另外,如果候選人隻有一個,當其國否票超過半數時,則認為候選人‘失格’,需要重新開始第一步。”

張如真聽完,抿抿嘴,說:“好麻煩。”

聽到這話,鄭善笑了笑:“其實,這套程序在最近的幾百年中基本就是個擺設。”

虞美心知肚明,同樣笑了笑。虞藍果然是文科白癡,問道:“為什麼?”

“因為在奉聖天子之父,故定聖天子之前,天家一直是一脈單傳的。那時基本上候選人是獨苗,天子的位置就是為其而設的,國否的時候得票基本不會太多——因為無關緊要。之後,故定聖天子有一個弟弟,就是晉王。他是天家碩果僅存的耆老。奉聖這一輩算是開枝散葉了,其親兄妹三人,另外兩位分別是齊王煊和衛國公主靈煙,不,應該稱衛國夫人。堂兄弟兩個,分別是楚王熄和燕王熾。”

虞藍張大嘴做吃驚狀:“你知道的好多。”

“你們說,太子,也就是下一任天子會是誰?”

說到這個,虞美又來勁了:“要是燕王就好了。我可喜歡他的電影和唱片了。”

“啊?”虞藍又迷惑了,習慣性的用詢問的眼神看向鄭善。

這一點張如青也有所了解,微微一笑,代為解釋說:“燕王熾少年時是個風流人物,喜歡藝術人生,自身也有才,早年出過唱片,甚至上過當年的銷量榜,後來轉戰電影行業,執導過好幾部電影了。我看過他的《核戰記》,那是部科幻電影,很不錯,好像得過獎的。”

“真的?我喜歡看科幻電影,哪一年的,有空找來看看。姐,你有錄像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