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過下午五點,瓊林街,這條離國子監大學最近的商業步行街上宮燈式樣的街燈已經點亮了。
這條街極為古老,兩側的建築樣式保留了古樸的風格,雕梁畫棟,勾心鬥角,再加上整條街的商鋪服務員都統一身著古式服裝,讓進到其中的遊人顧客有一種時空交錯的奇異感覺。
聖誕假期還剩一天,瓊林街的客流量依舊處在高峰當中。虞藍和鄭善兩人換了一身符合環境的衣服,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似時間倒流了好幾百年。
這些衣服都是借來的,在瓊林街入口的地方就有提供這項業務的商家。
來這兒的提議自然是虞藍提出來的,鄭善也是被她強拉來的。他本想拒絕來著,可惜既沒找到合適的理由,也不好再一次掃了人家的好意。
前麵已經放了人家一次鴿子了,這次就當是補償了。
鄭善是這麼說服自己的。
來到步行街,鄭善沒來由的有些緊張。說起來,這是他第一次單獨和一個女孩子出來遊玩。
當然,張如真和姐姐鄭貞是排除在外的。
少學和中學時代的鄭善,生冷孤僻,除了張鄭兩人之外,就再也沒有同齡的夥伴了。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簡單歸結來說就是:一,小的時候他的身世讓他排斥別人的親近,二,長大之後,尤其是找到了興趣所在的計算機之後,他習慣了和比他大許多的成年人打交道,對其他人就更興趣缺缺了。
不是什麼自視甚高,故意輕視,僅僅是各人眼裏的風景不一樣,聊不到一起去而已。
比如說現在,鄭善雖和虞藍一起出來了,卻不知道要和她說些什麼。在這裏,主導話題的是她,定行動目標的是她,營造氣氛的也是她。鄭善在旁邊就是一陪襯,外帶一個評價應答器。
如果是一般人,和這麼一個木頭一樣的人一塊逛街,再好的興致也早就消磨殆盡了。
但虞藍可不是一般人。
虞藍,字青初,十九歲,水木大學邶京分校建築係一年級。自小就是一美人胚子,和她姐虞美一樣,被譽為家鄉的一枝花。她人美才也不差,從其考上水木大學就可見一斑。一般來說,女子的才情多半偏向文科,這是因為女子的理性邏輯思維弱於男性,在外表現的就是數學更弱,加上社會環境的引導,所以女人在未來的選擇上多傾向於諸如藝術、管理、教師的文科類目。但虞家兩姐妹卻都唱了反調,兩人的專業都是文理兼備的科目,且對數學的要求不低。
當然,在天朝近些年來女性追求平權的大環境下,她倆的選擇一點也不出格。
虞藍人漂亮,身邊的追求者自然不會少了。她性格獨立,行事頗有男子氣概,風風火火,果決斷然,但對另一半的選擇卻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整個中學階段,隻有人向她表白,卻沒見她接受過一個人。這些人收到的統一一句話就是:“你哪裏比我強,說出來我就接受你!”
有人正正經經的回答了,虞藍就說:“你居然把力量強弱和感情扯上關係,不行,我們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