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動畫審美談20(2 / 3)

《加拉的實體與虛像》

達利讚歎自己妻子:“加拉帶給我無限的喜悅和征服世界的原動力,對我來

說,她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畫著加拉,我就接近崇高。”“我毫不動搖地堅信,在涉及我未來的一切問題上,加拉都是正確的。”

“謝謝,加拉!還是虧了你,我才成了畫家。若是沒有你,我絕不會相信自己的天賦。”

加拉的魅力讓達利一生著迷,她給予達利妻子之愛和情人的狂熱,她是達利的女神,也是達利的經紀人和最鍾愛的模特。

《由飛舞的蜜蜂引起的夢》這幅畫描繪的是加拉的一個夢境。畫麵上,裸體的加拉懸浮在一塊漂浮在海麵上的岩石上,在加拉身旁,一隻紅色石榴飄浮在礁石邊,一隻小蜜蜂圍繞石榴飛舞。加拉腳下的上方,一隻裂開了口的大石榴,一條大魚從裂口中竄出,從魚張開誇張的大嘴中躍出一條斑斕猛虎,隨同並列的另一隻猛虎張牙舞爪地撲向加拉優美的軀體。一把槍直指加拉,細細尖尖的刺刀蜂蟄般刺在加拉的臂膀上。遠處空中,一隻長著極度拉長的竹竿般的四條腿大象,馱著尖頂方塔走在海麵上。這隻大象,在達利的作品中多次以多種形式出現,成為達利作品中的另一個典型造型。這場由石榴、飛舞的蜜蜂岩石、長腿大象,斑斕猛虎和帶刺刀的長槍構成的夢境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它的顏色清澈明亮,每個形象逼真寫實,但卻毫無邏輯可言。“這一切象征什麼?對這樣一幅畫中的石榴、蜜蜂、老虎、大象、大海……可以賦予它幾種甚至上百種意義的解釋;而每一種解釋都有深刻和濃厚的含義。”

《由飛舞的蜜蜂引起的夢》

《聖安東尼的誘惑》是一個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廣為采用的壁畫題材。宗教傳說中的隱修士聖安東尼,據傳是集體隱修製度的創立者,他自己擬訂了一些隱修紀律,並從20歲起禁欲修行。在尼羅河畔的皮斯皮爾山中隱居19年,終於力勝魔鬼,抵住了種種誘惑。達利出奇地把裸著枯瘦身體的聖安東尼畫在左下角處,向那咄咄逼人的奔馬高高舉起十字架。後麵馱著象征世間種種欲望的女裸體和宗教桂冠的馬和大象等,它們四肢如抽絲一般纖細,畫麵充滿荒誕離奇的魔幻意味,景象十分可怖,不可理喻。

達利以其對人的潛意識世界的洞察和表達能力,把傳統的宗教題材作為誘發幻覺的手段,表達出一個苦行者如何抵製誘惑的意象。將非凡的想象力賦予給精巧的寫實形象,創造出一種超現實世界的藝術世界。

《聖安東尼的誘惑》

自20世紀50年代,達利創作了一係列宗教題材的大型油畫,因此受到梵帝岡教皇的特別器重與賞識,被天主教會譽為“20世紀最傑出、宏偉的宗教畫”,這幅《裏加港的聖母》就是其中之一。在當時的超現實主義運動普遍認為的個人意誌反映在神話中,神話與人性的一麵有關。

《裏加港的聖母》

·186·

這個時期達利創作出很多宗教畫,其中多數聖母像是加拉的形象。處在超寫實時代的破碎和虛無中,透過畫麵中的加拉,達利把對加拉的愛和美化作宗教畫裏讚美的上帝。

整體觀看達利作品《妄想狂的麵孔》,畫麵中可以清晰呈現出一個以達利標誌性“底圖”形象方式設計的,睡臥於海灘邊的女人頭像,這“底圖”頭像是由不同姿態的人群和場景組合而成的。達利充分利用由近似輪廓線所產生的錯覺作用,摸索出了縱深與平麵、真實與錯覺的表現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