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朋友並非多多益善,提高人脈圈含金量(1 / 3)

在社會交往中,我們所結交的朋友可能參差不齊,既有真誠的、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也有酒肉朋友,甚至一些當麵仗義、背後小人的人,這樣的朋友勢必會給你帶來眾多的麻煩。

所以,結交朋友的時候要謹慎,多交朋友的前提是一定要“精”,與不同的朋友相處也要做到不同的相處策略,這樣才能使你的事業蒸蒸日上。

做到謹慎選友

事實上,人們都在有意無意地選擇朋友。其區別在於,是清醒地、自覺地選擇朋友,還是盲目地、不自覺地選擇朋友,把什麼作為擇友的標準。由於時代不同,社會不同,人與人不同,擇友的標準也就不盡相同。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無數名家學者對擇友標準問題進行過探討和實踐。這裏,在對前人擇友標準進行揚棄的基礎上,談一下當代人的擇友標準。

1.誌同道合

晉人傅玄的《和秋胡行》中講:“清濁必異源,鳧鳳不並翔。”意思是,水有清有濁,因為它的源頭不一樣,野鴨和鳳不會在一起飛翔。這說明誌趣不同的人,無法在一起相處。《論語·衛靈公》中講:“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人們的政治主張不同,就不必相互商量事情。清人顧圖河的《息交》講:“惟當同心人,可與論金鐵。”意思是,隻有誌同道合的人,才能結成牢不可破的友誼。

2.品質要好

《孟子·萬章下》中講:“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交朋友,因為朋友的品德而去交他。《論語·季氏》中講:“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同正直的、誠實的、見聞廣博的人做朋友,是有益的;同虛偽應酬的、假意隨和的、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就有害了。

3.知心

晉人謝惠連的《相逢行》中講:“巢林宜擇木,結友使心曉。”意思是,鳥兒巢林應當有所選擇,交朋友理應對對方了解。《古歌辭》中講:“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郭嵩燾日記·聯語》中講:“結交貴知心。”漢人揚雄的《法言·學行》中講:“朋而不心,麵朋也;友而不心,麵友也。”意思是,交朋友而不能真誠相待、以心相見,就是貌合神離的朋友。

4.可靠

《雞鳴偶記》中講:“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大意是,要結交那些能夠指出自己過失、患難與共的人,不要結交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和背叛友誼的人。

5.比自己強

清人申涵光的《荊園進語》中講:“凡弈基與勝己者對,則日進;與不如己者對,則日退。取友之道亦然。”意思是,與棋藝勝過自己的人下棋,就能天天進步;與棋藝不如自己的人下棋,就會日見退步。交友之道也是如此。

6.交友不怕貧

宋人劉過的《同許從道登圜翠閣》中講:“結交有味貧何害?薄酒雖村飲亦豪。”意思是,所交的朋友隻要知心,即使貧窮又有什麼不好的呢?朋友雖然樸實無華,同他一起暢飲薄酒也覺得很有意思。唐人高適有一首《贈任華》詩:

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

世人不解結交者,惟重黃金不重人。

黃金雖多有盡時,結交一成無竭期。

君不見管仲與鮑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以上這些擇友的標準,可以作為我們擇友時的參考,但取舍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擇友首要的、基本的標準是,分清敵友,不能認敵為友。歌德說:“真誠、活躍而富有成果的友誼表現在生活的步調一致,表現在我的朋友讚成我的目標而我也讚成他的目標,因此無論我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有多大差異,都始終不渝地共同前進。”

那麼,能不能和落後的甚至失足者交朋友?回答是肯定的:能,也應該!了解對方的優點、長處,更了解對方的缺點、毛病、錯誤,幫助其克服缺點、毛病、錯誤,是友誼的題中應有之意。因為落後的人並不屬於敵人範疇,自然可以與之交朋友。清人申居鄖的《西岩贅語》中講:“居有惡鄰,坐有損友,借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說的是住家有不好的鄰居,交往中有不好的朋友,如果能以他們為借鑒,從而謹慎行事,這也是提高道德修養的好途徑。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這一問題,在同落後的人乃至失足青年的交往中,我們隻要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原則,壞的影響是可以抵製住的。抵製壞的影響的過程,就是幫助朋友的過程,也是自己提高的過程。

以不同方式交不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