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組織部長何賢看著常飛的簡曆,非常好奇,家庭成員隻有他一人,連親戚都沒有一個。他是什麼人?季書記怎麼會親自關照他的?正常的選拔對象應為大學生村官,可季書記卻以為選拔幹部不應看學曆和資曆,應從能力出發,所以對學曆沒作要求,隻規定了年齡必須在三十歲以下。何賢並不知道常飛是市委梁書記的兒子,要是知道的話憑他無縫不鑽、溜須拍馬人個性,不僅會代替常飛把試卷做好了,甚至都不需要常飛到場的。
在區政府小會議室裏,十多個村幹部正在舉行鎮幹部選拔考試,常飛坐在最後,眼睛一會兒向前座的人眨一眨,一會兒又埋頭捷書,當他遇到困難時,又會再次向前座的人的後腦眨一下眼睛。
何賢對常飛的舉動覺得非常奇怪,就走到他的身邊看他答卷,發現常飛的論述題做得都非常到位,觀點鮮明,論述清晰,不禁微微點了點頭,對常飛表現出了欣賞之情。當他發現有些填空題常飛不會做時,微微搖頭表示了惋惜。
這次考試何賢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翻閱各種資料,熬了多個通宵,把頭頂僅剩的幾根頭發捋掉後,才把考卷出好。共出了三個有關農村方麵的大論述題,一個是有關農村老年人養老的,一個是有關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是農村經濟建設方麵的。除了這三題外,還出了理論方麵的填空題和名詞解釋。何賢自以為是地想道,既然選拔幹部就要選拔既懂實踐,又有理論素養的人。所以既得有實踐題,還得有理論題。
對於實踐題而言,常飛是沒有半點問題的,他擔任市委書記時,就強調過這三個方麵的問題,要求江尾市把這三個方麵的工作做好的,所以考卷一到手,他就首先把這三大題做好了。
可是理論方麵的填空和名詞解釋難住常飛了,想當初作報告都由秘書撰稿,根本不用自己花時間背誦的啊!再說常飛是什麼性格的人,你強迫他背,他也不高興背的,不然高中時的學習成績也不至於那麼糟糕了。想起上學時的情景,常飛就會火冒三丈,他以為軒轅國的人才就害在教育上,而教育又害在高考上。教育一方麵培養著人才,另一方麵也在戕害著生靈,它是把雙刃劍,凶險得很。
每個孩子生下來時,不論貧富,不論貴賤,都是那麼地活潑可愛,富有著想像力和創造力,可是教育卻象慢性毒藥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把一個人不知不覺地變笨,變傻,變得逆來順受,循規蹈矩。
唉!大好青春就這樣被教育殘害了。我常飛一旦有機會主管教育工作的話,一定要把這一切都改過來,還給每個孩子成長的自由。
就拿這選拔考試來說吧!你出論述題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出些死記硬背的理論題呢?這不明擺著是考記憶力,而不是考綜合素質的嘛!你想,一個堂堂的市委書記都不能做的題目,讓村官們怎麼會做?你出這題到底想幹什麼嘛?難道想選拔大學教授嗎?
常飛對理論題有意見,但卻不能不做,因為一旦不做,自己就不可能實現考前的雄心壯誌,勇奪第一名了。可是他對於有些題目還真沒有把握,因為即使了解了全考場所有人的答題情況,他也不能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看來大家都不會做,隻是亂寫一氣,妄圖靠運氣拿兩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