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怒與控製
想要把一切忿怒的感情完全消除,那隻是斯多噶派一種誇張的說法。我們還有更好的說法,那就是這句神諭:“可以生氣卻不要犯罪;可以含怒卻不可含怒到日落。”這是表示忿怒在程度上和時間上,我們應加以規範與限製。即是說,生氣不可太過火;發怒不可太長久。
我們現在先來談談如何矯正發怒的意向與習慣;其次再談談如何製止忿怒,免得傷害到別人:最後再來談談如何引起或緩和他人忿怒的情緒。
對於第一點來說,你除了在忿怒消失後心平氣和地去檢討忿怒所帶來的惡劣後果和對人生的不良影響外,就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辛尼卡說得好:“忿怒像炸藥,碰到東西就一同毀滅。”當一個人失去耐心時,他的靈魂也就無法保全了。黃蜂在螫人時,連同生命都投進去;人絕不可如黃蜂那樣,一時的不能忍耐,會使別人被你傷害,連你自己也毀滅。無疑地,忿怒是一種卑下的情緒,專向小孩及女人、老人、病人等體質脆弱的人侵襲。你得注意的是,當你發怒時,在你的怒氣中隻能帶點輕蔑的意味,而不可帶半點恐怖,這樣的忿怒便會顯得高超,而非軟弱怯懦的行為。這種情形要耐心去做,終將做到。
至於第二點,忿怒的發生有三種主要的原因:一是對外來的傷害過於敏感;一個人如果不覺得自己受了傷害,當然便不會發怒,因此敏感而又脆弱的人,在受了許多事情的困惱以後必定會常生氣,而性格剛強活潑的人,卻一點也不會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再是如果一個人把別人對他的傷害,想像是充滿輕蔑的成份,那他當然要怒火中燒,因為輕蔑這種事使人更難容忍。所以,當一個人覺察到自己被人輕蔑時,就會怒氣衝天,氣得不可抑製。再就是當人認為自己的名譽受到攻擊或損害時,自然也禁不住要非常惱怒,這一點從“自信”方麵著手是可補救的,即是像康沙爾福所說的:“一個人的名譽應該像磐石樣地堅固,不是別人所能輕易摧毀的。”但是,在所有抑製忿怒的方式中,還是以拖延時間為最好。要自認報複的時機尚未成熟,又相信不久以後將會出現一個報複的機會,這樣便可以逐漸把忿怒冷卻下來,忿怒也就自然平息了。
在發怒的時候如果想控製自己,避免惹禍,有兩件事必須注意:第一、言語不可過份尖酸刻薄,因為對方會因為聽到了這類的言語而感到特別地刺耳;普通的侮辱尚可忍耐,而特別的侮辱就叫人無法忍受了。而且發怒時不可以把秘密泄露出來,不然他在這個社會上便不適於生存。第二、生氣時,不可忽然放棄你的工作;不管怎樣都要留有餘地,絕不可做出無法挽回的事來。
最後,關於如何去激怒別人或緩和別人的忿怒,這就要看你選擇的時刻是否適當了。人們在最頑固和脾氣最壞的時候,最容易被人觸怒。此外,前麵已經提過,,在你傷害別人的時候,若又再帶著輕蔑的意味,那是會使人無法忍受的,在這些激怒人的情形下還有補救的方法。第一你得選個適當的時刻;如果你猜想你的事務會惹起某人生氣的話,就須在他心情好的時候提出,因為第一個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種補救的方法,是要盡量避免別人懷疑你的行為中帶有輕蔑的意思,你可以解釋那是出於誤會或恐懼或是脾氣不好等,而並無半點輕蔑的意思。
事物的變遷
所羅門說:“世上沒有新奇的事物。”柏拉圖認為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而已;因此,所羅門又說:“所有新奇的事物,隻是曾被遺忘而巳。”那麼,我們可以看出利茲河(又名忘記之河)不僅在陰間地府裏流,同樣也在世上流。有位不知名的星象家曾經說過:“要不是靠了兩件永恒不變的事情,人類片刻也不能生存。這兩件事情是:第一、太空中的星球彼此間永遠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靠攏,也不分離;第二,它們每天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當然,自然界的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動,永無休止。像一張大屍衣一樣地能將一切的東西從人們的記憶中掩埋起來的,有兩種自然現象,那就是洪水和地震。這兩種現象對人類的毀滅力,比起大火與饑餓來,不知要嚴重多少。太陽的兒子費頓加駕駛他父親的車子闖下大禍,隻不過是在短短一天的時光中發生的事情。以色列的先知伊裏亞那個時代有三年大旱,幸好隻是災及一部分地區,人們才依然能夠活下去。至於像在西印度常常由閃電引起的大火,那也是有限的現象。但是在洪水與地震之後能僥幸留傳下來的,不過是些躲在深山裏的無知人們;他們對於過去的事一點也說不上來,因此一切都歸於烏有,像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西印度人的曆史,便可發現他們也許比舊世界的人年代較晚一些,是曆史較短的一種民族;更可能的是,那裏以前所遭遇到的毀滅,不是什麼地震,而是區域性的洪水罷了。有位埃及僧人告訴梭倫說:“大西洋裏有一個海島被地震吞沒了。”這句話恐怕不可靠,因為那些地方很少發生地震。但在另一方麵,那裏的河流那樣大,水量那樣多,歐亞、非洲的河流與它們比起來簡直是小溪了。那兒的山比我們的高得多,像安第斯山之類都是巍峨聳立,高入雲霄。大概就是靠了這些大山,他們才免於大洪水的災禍,保全了性命。政論家馬其維利認為除洪水地震的之外,宗教派別間的嫉妒與敵對,也能消滅人們對過去事物的記憶。他舉出大主教葛利的例子,說他曾經積極毀滅一切異教的古跡遺物。但這種狂熱的行為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並且也維持不了多久的時間;另一大主教撒比安尼繼任葛利的職位後,立即改變作風,一反葛利過去的行為。
天體的變遷如何,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也許當宇宙各種星球完成了柏拉圖所謂的“周期”的曆程之後!如果世界能支持那麼久的話“,一切又將重演一次;這裏所謂的“理演”,是從整體上來說,並不是說又產生一些與過去曆史上一模一樣的人物,隻有過於相信天體對世間的影響的人,才會有這種空幻的想法。彗星對一般事物也有影響力量;但是,天文學家隻是對它們的出現感覺驚奇,細心地記下它們的飛行路程,至於每一彗星出現後的結果如何,他們並不會仔細去探討。例如說,它們是屬於哪一種彗星、體積多大、什麼顏色、射出光線的方向在哪裏?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樣的、出現的時間有多久、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我聽說在荷蘭有一種奇怪的信念,頗值得我們研究一番。他們說每隔三十五年,便有同樣的歲月、同樣的天氣循環出現;他們會有同樣的大雪、大雨、大旱,同樣暖和的冬季和涼爽的夏天等情形。他們稱這種現象為“年代的循環”。我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是因為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也曾發現過很多類似的情形。
現在我們姑且不去談自然現象的演變,來講講人世間的事吧!人世間的事情變遷最大的莫過於宗教的派別,因為它們是支配人們心靈最有力的因素。真正的宗教應該是宛如建立在盤石上,根基穩固,永不動搖;假的宗教會被時間的巨浪所淘汰。因此,我要說出新教派興起的原因,也許可以使人們知道如何去阻止這種大變遷的進展。
當人們對既存的教義意見分歧時,當祭司們與宗教領袖們生活腐敗,行為不檢時;當時代愚蠢無知而野蠻時,便會醞釀產生新的教派。謨罕默德當時創立回教的情形的確就是這樣。一個新教派如果缺乏兩種要件,那是無法發展的。這兩個要件是什麼呢“第一是反對原有的權威或取而代之,這是最孚眾望的事,第二是準許人們過一種比較放縱的生活。至於像亞利安派和亞民尼安派一類的邪說,雖然對人們的心靈影響很大,但除非他們與政治活動結合,否則絕不會使國家的宗教體係發生什麼重大的變化。新教派的形成有三種方式:一是由於奇跡的力量;一是由於傳道的力量;另一種則是由武力而產生。至於殉教一事,我將它歸在奇跡力量之內,因為那好像超出人性能力範圍之內;極端虔誠的生活也歸在奇跡範圍之內。當然,防止宗教分裂的最好方法是革除本身原有的弊端,對於分歧的小節,盡量尋求妥協;處理事情的態度要緩和,避免流血和虐待,對於與領導作對的首腦人物,要用溫和的手腕去拉攏他們,給他們升遷,不可濫施暴力與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