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作(1 / 2)

有外人來家拜訪,不比郭掌櫃等人早已熟悉,花椒心裏哪怕再想,也不好黏著秦老爹正大光明的偷聽的。Ww WCOM

不過躲在內室之中,隻要仔細側耳傾聽,外頭的談話動靜亦是聽得一清二楚的。

香葉瞪大了眼睛看著花椒,花椒將食指豎在嘴邊,朝她做了個噤聲的動作。香葉不住地點頭,果然一聲不地擺弄著衣擺,自個兒同自個兒玩了起來。

花椒卻是豎著耳朵,聽了個仔細。

也是這才知道,錢德隆能有今的成色,不但成為行業翹楚,更成為崇塘商會的領袖人物,真的不是隨隨便便沒有道理的。

從錢德隆的老東家開辟地一手創辦南貨店起,就定下了種種規矩,比如供應桂圓就有定規,每斤不能多於九十六顆。

花椒並不知道這九十六顆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可必然有著他們的嚴苛檢貨標準的。

至於核桃,更是可以當麵敲開。如有次貨,立即調換,從無二話。

而且不管是對待街坊也好鄉民也罷,當櫃的夥計必須同樣熱情親切、敬重如賓。

至於對待雇工,福利亦是非常優厚的。不但工錢略高於同行,年終還有利市。不光是掌櫃朝奉,夥計亦是如此待遇。

等到前任東家子承父誌,在南貨店的基礎上又開設了官醬園,不管是醬菜也好醬油也罷,唯有一則至關重要,那就是投的必是好料。

就是直到今日,每逢醬園開缸醃菜,都會引得街坊的婦孺們守在醬園後門討要丟棄不用的菜邊皮。

至於金字招牌白秋醬油,除了黃豆、麵粉、鹽和水之外,日曬夜露,清清爽爽再無其他。

而花椒同香葉最愛的大糕坊,卻是傳承三代之後由現任東家成年時一手設立的。

初時生意並不好,現任東家就親自跑上三大渡口,挨個兒地向各埠班船招攬批。

起批不限,隨批隨。

對那些個船老大更是常以茶水茶食甚至是酒飯招待。

不過也有一則,寧肯現錢八百,不做賒賬一千。

漸漸的,銷路打開,鄉腳生意遍及四鄉遠鄰,門市生意也逐漸好轉了起來。

再加上講究質量、保持新鮮、按銷定產。冬季凡五內、夏季凡三內未能銷出的糕點,即回爐重新改製其他品種。

名聲傳揚出去,買賣很快開始趕崇塘上的那些個老字號的糕餅店,也成為了如今百姓心目當中的老字號。

就這樣靠著真不二價、從量取盈、寬厚待人、童叟無欺的店訓,錢德隆名下的南貨店、醬園、大糕坊齊頭並進,顧客盈門好評如潮,才創下了錢德隆的這塊金字招牌。

索性搬了張竹凳坐在內室牆邊的花椒聚精會神地聽著錢德隆的家史,簡直就跟聽一樣。

聽到最後,已是完全代入了情境之中,躊躇滿誌。

聽完後亦是回味良久,不由在心底暗暗咋舌,這錢德隆的子孫還真是成氣候。

不但守業有方,創業也是有成。

就是不知道第四代又究竟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