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屋簷下一溜跑過來的花椒仰著腦袋,頗有些羨慕的望著興興頭頭走路都帶風的秦連鳳。Ww WCOM
倒不是為著他的那句“捏黃雀”。
雖然黃雀卷、清燉黃雀都是花椒的最愛,吃過一次就再忘不掉。可比起黃雀,她這會子最聽不得的還是“蓮花蕩”三個字。
舒妍卻已是歡呼著蹦了起來,嘴裏直嚷著“我也要去”。
舒妙聽著就跟著學舌:“我也去,我也去!”
丁香則已是抱住了秦連鳳的胳膊,眼睛晶亮。
蓮溪鄉間的丫頭子,就沒有不知道黃雀的,何況上山下水如履平地的丁香。
不過抬頭望了望,丁香卻很有些疑惑,抱著秦連鳳一疊聲地問:“叔叔,祖父不是黃雀都是機靈鬼,風大雨大才能捏著麼!”著又伸出手來指了指:“今兒可是個大晴,何況還是白,你們能捏著黃雀嗎?”
攬著花椒香葉的茴香聽了這話亦是一點頭,同樣不解,還問道:“叔,捏雀牽雀不是在稻收之後麼,這會子都快進九了,還能找著黃雀嗎?”
花椒聽著茴香丁香的提問,也不住地點頭,眼巴巴地望著秦連鳳。
或是因著綿亙蜿蜒的蓮溪溪邊蘆葦豐茂、岸上又芳草萋萋植被茂盛,遍地都是黃雀喜歡的漿果、草子、種子、稻麥、蚜蟲等等食物的緣故,再加上黃雀要比麻雀聰明的多,膽子也要比麻雀大的多,本就不怯疑,所以百裏蓮溪上除了有大量獐雞、野鴨之類的水禽繁衍生息之外,最多的還是成群的黃雀,可謂飛起不見,落下蓋水麵。
不過黃雀又與麻雀不同的是,別看它,卻是隨著季節遷移的候鳥。
不像麻雀雖有翅膀卻飛不很高,黃雀的胸肌非常達,是非常善於長途飛行的。
所以大概每年夏初,麥子灌漿的時節,它們就會從南往北的遷移繁殖。等到夏末秋初,稻子將要成熟的季節,再從北往南遷移渡冬。
蓮溪鄉間的百姓們,也因此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兩次捏雀牽雀的時節。春末夏初的“麥雀”,以及秋末冬初的“稻雀”。
不過與熬過一冬、自身消耗較大也就個頭稍的“麥雀”相比,自是從北到南吃了一路糧食,腰身肥壯的“稻雀”更加肥嫩鮮美。
鮮而不腥、肥而不膩、骨酥肉嫩,不知從何時起,清燉黃雀、豆腐皮包黃雀卷,已是蓮溪百姓心目當中無上的美味了。
家家戶戶的丁壯們,基本上都善於捏雀牽雀。秦家從秦老爹到秦連虎兄弟,除開秦連鳳年紀略了些,其餘都是捏雀的高手。
俱是曆練出來的。
春末夏初還則罷了,每到秋末,秦老爹和秦連虎兄弟必是要尋個恰當的時機,出門捏雀,給闔家嚐鮮的。
至於這個“恰當的時機”,也是多少年來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
就好比方才丁香所的大風或是大雨的夜晚才有利於捏黃雀。
因為黃雀通常都棲息在風都擠不進去的蘆葦叢中,人要進入就必得撥動蘆杆,哪怕再心也難免出聲音。可黃雀是非常機警的鬼機靈,但凡出丁點聲響,就會被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