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自得(1 / 2)

自古農人多疾苦。 Ww W COM

下四民之中,雖然各有生計。

好比商賈,南北販貨,以贏易食。

士則挾其長,傭書受徒易食。

農工亦是自食其力。

可偏有一重,道使然,麵朝黃土背朝的農人們不得不望吃飯。

半點由不得自身,略有風吹草動,哪怕隻是老爺打個噴嚏,不得地裏的莊稼就得歉收。

糊不了口納不了稅交不了租,嚼裹都在地裏的莊戶人家,這日子也就過不下去了。

可就連桃李竹杏都有大年之分,往往一年多產一年少產,遑論莊稼。

他們這南邊兒地界還略好些,因著風土適宜,再加上莊戶人家又自來擅長精耕細作的緣故,曆年收成大致還能維持在一豐一歉二平左右,莊戶人家總算勉強能夠豐年補敗,兌條性命。

可北地兒大多地界土地貧瘠,若南邊兒收成還能按石算,那北地收成就隻能以鬥量了。

再聽其自生,五穀不升甚至十年九荒,也不是甚的稀罕事兒。

莊戶人家,辛辛苦苦一輩子,求的不過是個風調雨順,卻往往求而不得。

而作為工商士族來,雖然不必受這樣的磋磨,可就算不懂稼穡,這樣的常識俗務總是通的。

更別他們這樣南北販貨的尋常商賈了,不比那些個富商巨賈,囤貨壟斷坐地起價,他們靠的就是貨殖豐歉吃飯,自然體會更深。

可偏偏秦家就同人不一樣。

或明明都是土裏生地裏長的,偏偏這秦白芹就同旁的莊稼作物全不一樣。

細算起來加上今年,秦白芹問世已經整四年了。

在這四年間,除開頭一年實在難探底裏,這三年來,秦白芹如雷貫耳聲名遠播,卻是從來沒有略歉的時候,卻是歲歲都是豐年。

這還罷了,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這都三年過去了,這世上除開秦家那一係,還無一家壅出過白芹來。

倒是三年前,就有傳言是京裏好些個商賈大戶已經拿了八仙居贈送的秦白芹在田莊上嚐試著壅製白芹了,隻是就此打住,就再沒下文了。

原還想著或許是風土不宜的緣故。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這也實屬常情。

何況白芹從根上論本就是水芹,也算是水生作物,憑空將它挪到北地去,就是人都水土不服,何況菜蔬。

卻沒想到同處水鄉的蓮溪,甚至是崇塘,用的同樣也是蓮溪畔自生自長的水芹,還有秦家創的壅土法,大量的精力人力財力投入進去,卻無一家成功。

而反觀秦家自是不消,就連前年花了大把銀子又接受了一大摞條件才買下秦白芹壅製手藝,也因此被他們明裏暗裏擠兌嘲諷了好幾個來回的錢德隆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據有心人算過的一筆賬,舊年錢德隆光靠那五十畝園圃裏的錢德隆白芹,少也賺了一隻手,五萬兩銀子,還是純利。

不僅如此,錢運仁這人起來也真叫人服氣,以錢德隆白芹,帶攜著蓮溪內外,甚至寧江府境內的大半宣歙商人或多或少的得了名或得了利,甚是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