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跟著秦連鳳敬陪末座。 Ww WCOM
低眉垂的斜簽著坐在圈椅上,雙手交疊放在膝上,可心裏卻再不像表麵上這樣安定的。
她進門還不到十,準確來才剛八。
再去掉喜日、認親、回門、家宴這幾,其實直到昨才開始真正定下心來過日子的。
剛把這半年來牢記在心的人事同現實大致對照清楚,實在方才將家中的侄兒侄女分辨清楚,收養的那些個孩子還未認清,沒想到就被允許參加家庭會議了。
要知道,在自家,不是,現在應該稱作娘家了。
在娘家,是隻有祖父叔伯,和成了親的兄長,才被允許討論家中大事兒的。饒是祖母,也是這兩年上才開始列坐的。
這心裏自然是又忐忑又激動的,可更多的,還是好奇。
雖然出嫁之前,父親祖父特地事無巨細地同她交代了好些婆家的人事,好叫她不至於一摸兩隻腳的嫁過來。
母親祖母跟著聽後,不但替她從父親祖父那打聽了好些他們不曾留意的事兒,還特地教她分析,告訴她如何立身。
要她孝敬公婆的同時,把嫂子們也當做婆婆似的敬著重這著。畢竟她同嫂子們的年紀實在是相差太大,因此是萬萬不能生出攀比爭競的心思來的。
因著不知道婆家已經分家,所以還再三的告誡她,不許她在分家一事兒上置喙,一切都由公婆做主。而且就算分家之後,凡事兒也不能自作主張,一定要和相公商量,向公婆請示。在知道已經分家同分析的情況後,又要她勤儉持家,凡事兒跟著嫂子們的步調走,而且還得更加孝順公婆,並盡快琢磨出婆婆嫂子們的脾性來,辦事兒話兒的,一定要合她們的心意。
還告訴她,侄兒們雖然差著輩分,可到底年齡相仿,相處起來一定要有分寸。可侄女兒們卻又不同,完全可以當做自家妹妹來交好……
她俱都牢牢記在了心上,時時不敢忘。
可關於這一則,不管是祖父也好父親也罷,卻是從來沒人同她提過的。
以至於方才嫂子們叫上她過來公婆屋裏商議家事兒的時候,她還有些愣怔。
按娘家因著祖父同父親俱是走南闖北的緣故,所以比之京城中那些個守著皇城根兒,寧願子孫沒出息也不許他們走出京城的老人家卻是開通的多的。
以至於娘家的家風,與親戚鄰舍們相比,也非常之開明。
卻沒想到婆家比之娘家,比之父親祖父所描述的婆家,好像還要開明的多……
正思量著,聽到門外有腳步聲傳來,郭氏耳朵一動,就知道必是去安頓字輩做功課的秦連豹過來了,忙跟著沈氏起身福了福身,對麵秦連龍同秦連鳳也站了起來垂手肅立。
妯娌兩個喊了聲“三伯”,兄弟二人喊了聲“三哥”。
秦連豹頷應聲,又給秦老爹秦老娘同兄嫂們見禮,方才坐下。
花椒趕忙給秦連豹上茶,隻卻沒有離開的意思,而是抱著茶盤站在了上秦老娘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