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方慶那個機靈鬼之前曾同花椒的那般。 Ww W COM
學生入學塾上學,除了束脩,以及頭一次拜見先生時敬呈的贄敬之外,每年三節兩壽的,也就是逢到五月半、八月半、年節,以及孔子誕辰、先生生辰這樣的大節大壽,按著慣俗,學生家通常也是要給先生致送節敬的。
不過不比束脩。
束脩因著蒙館、學館層次的不同,先生童生、秀才、舉人身份的不同,以及教學能力的強弱,其實是有約定俗成的束脩檔次的。
即便略有差異,相差也不會太大。
而相較而言,節敬的多寡就顯得隨意多了。
往往多隨各家的情狀自願行事兒,是沒有甚的具體的規定的,各隨其意罷了。
用方慶的話,有些個家底殷實的,過年時直接往先生家抬頭祭祀用的一百多斤的大黑豬的都見過。日子過得緊巴的,送上淺淺一籃底雞蛋的,也不是沒有的。
而且花椒還知道,致送給先生的節敬,其實並不一定就非得是銀錢或是禮物的。
就像禮詩圩姚氏的學塾,認真起來其實是禮詩圩的族學,就同方慶就讀的先生在自家開辦的學塾又不大一樣的。
因著禮詩圩頗有餘力的緣故,所以不論是先生的束脩膳食也好,節間的酒果之禮也罷,一直以來都是由族中族產統一出資備辦致送的,家中子弟並不需要承擔一切費用。
隻需逢到年節壽誕的時候,過來給先生行禮揖拜,以示對先生的禮敬,也就可以了。
就算是附學的子弟,少量的束脩雖是在所難免的,可節敬一般亦是不需要一眾學生家另備私禮的。
當然,若有學生家想要略盡心意,也沒有人會特意禁止的。
而秦家的慣俗,到了三節兩壽的時候,子弟們不到要給先生行禮,也會按時按節的致送節敬以示心意。
沒有多貴重,其實多是些自家打點的像是月餅、粽子、臘肉這樣的時令吃食罷了。
不過按著秦老爹一脈相承的觀點,秦家闔家俱是讚同功在平時的。
所以不光要求子弟在三節兩壽的時候要對先生尊敬有加,平時更加不能忘記身為學生的本分才是。
隻從來都隻有往外送禮的,從未想過自家竟也有收到節敬的這一。
一大清早的,看著絡繹不絕地帶著家中子弟過來給秦連豹行禮並致送節敬的鄉鄰們,秦家闔家不禁愣在了那裏。
秦家如今同周家灣漏鬥灣的鄉鄰們的鄰裏關係基本上都處的非常好,逢年過節的也會走個禮的,這也是禮尚往來人之常情。
可今兒的節禮卻是比之往常要厚了一倍都不止,如何不傻眼的,再聽是特地來給秦連豹致送節敬的,那就更是愣怔了。
半晌都沒回過神來。
待回過神來,趕忙招待大夥兒入座吃茶,可這些個大包包整籃子的禮物自是萬萬不能收的。
秦老爹拍著身上的塵土從東頭園子裏趕過來,徑直上前攔了聽秦連豹不在家,寒暄道謝之後,放下籃子就預備離開的隔壁漏鬥灣的老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