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回音(1 / 3)

其實把辰光推到舊年臘月裏,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花椒其實已經問過和尚同樣的問題了。WwWCOM

一樣直接,還記不記得家鄉何處!

而當時和尚雖然沒想到花椒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來,但思慮再三之後,或許腦袋裏想通了甚的,還是很坦然地告訴了花椒,他確實還記得拇指大的那麼一丁點兒的信息。

花椒直到現在都還想的起來他當時比劃的表情同模樣。

隻和尚當時也確實心存顧慮,並不願意把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或是心事,同花椒敞開來。

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絕,就顧左右而言他,一個勁兒地同花椒胡扯些旁的。

花椒雖然並不明白和尚到底在顧慮些甚的,也在心裏猜測過,或許他並不隻記得這麼一丁點兒的,或許他的被拐還另有文章。

卻也有些明白他對她的坦誠,或許隻是因為不想要隱瞞她或是欺瞞她。

既然不願多,花椒自然不會勉強些甚的。

可大堂哥這趟出門遊曆,在花椒看來,在這一方麵來,卻也是個給他們打聽家人消息的絕佳機會。

畢竟就算三五年後,和尚也好,羅冀文啟也罷,甚至還有到時候忽的也想回鄉的石頭芽兒等人也罷,花椒雖然相信秦連豹或是家裏人會履行承諾,幫助他們甚至於帶著他們回鄉尋親。

可這年頭,同花椒前世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花椒前世有警務資源,有尋親尋子的網站,有打拐基因的數據庫,還有新媒體的技術手段,甚至於還有每一位隨時隨地都可以化身為誌願者的社會公眾……

而這年頭,人命如草芥就不了,花椒是有過深刻體會的。

隻光是老百姓出行都相當困難了,就拿周家灣還有隔壁漏鬥灣的百姓們來,光是五六裏地外的崇塘鎮對他們而言就已經足夠遠的了,更別二十裏地外的蓮溪城了,很多人甚至於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老家所在的方圓十裏地兒。

更遑論還要往人生地不熟的地界上去尋人。

像文啟那樣的還則罷了。

雖這一年來,因著刻意打聽的緣故,就連花椒都已經知道寧江府隔壁確實有府名朱方,下轄一州名京口,長江、運河皆流經境內,那年也確實京江決堤,水勢蔓延上百裏,淹沒人畜、民田、房屋不可計數。

同文啟的記憶正相吻合。

而文啟也確實對家中的確切地址還有印象,至於家族的堂號還有父祖的名諱身份等等的信息,更是一清二楚。

隻要按圖索驥的找過去,就算如文啟所擔心的那樣,即便家裏人真的已經都不在了,卻也或許能找到一二姻親或是一二鄰裏的,總能找到一二線索聊以慰藉。

而且就如花椒所提議的那般,再留下書信,道明他們如今的情狀同自家的確切地址,若是還能有親族同文啟一樣命裏有福死裏逃生的找回鄉去,不得這輩子就能有再見的一日。

可如果像羅冀那般,隻知道自家累世聚居的村落好像叫個羅家村,村子裏頭的百姓也多姓羅,卻連自個兒姓甚名誰都並不確定,隻知道有個乳名叫做“盆子”。

可“盆子”這個名,就同“和尚”一樣,就算在蓮溪也十分普遍的。

像是“和尚”,基本上都是孩子滿月的時候,把孩子抱到廟裏穿上和尚衣裳,把大名寫到黃裱紙上,廟裏的主持同僧眾們免不了要念上兩句經,再稱頌一番,如此這般這孩子就成了一名“寄名和尚”了,從此也就可以長活人間,長留在父母膝下了。。

而對家裏頭這般處理的新生男嬰,一般都會取名做“和尚”。

再至於破盆爛缽、缸、罐、瓦的,也是民間為著卑賤,容易養活的意思。

一窩蜂的,一個村裏頭不得就能有一撥叫做“盆子”的子丫頭,何況羅冀再囫圇記得的,就是家門前還有株杏樹,能打不少杏子,不遠處還有個山坡,坡上有許多樹,坡旁還有一條溝,溝裏能有魚……

僅憑這麼丁點兒語焉不詳而且相當尋常的消息,這可怎麼找,豈不是大海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