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三代的這串字輩們,雖年紀不很大,好些個仍舊心性未定,可對於起來並不算普及的“試驗”二字,其實不但不陌生,而且已經可以掌握的非常紮實了。 Ww W COM
畢竟自打四年前,花椒試驗性地壅製出秦白芹之後,花椒的“馬行空”就感染到了家裏的一眾字輩,興趣使然,紛紛開始跟著花椒在秦白芹上奇思妙想。
而且還不光是紙上談兵這般信手拈來,而是真的人人個個都切實參與其中,果真耗費精力工夫去進行各種在當時看來或許隻是為了好玩兒,或許隻是為了馬而行空的諸多試驗的。
從秦白芹的育種選種、肥水管理、病蟲害的物理防治等等技術上的強化規範上,到壅土、收獲、清洗、貯藏這一係列環節上的不斷探索上,再到秦白芹的優質高效栽培以及品種開的摸索上,甚至於還有花椒正在想辦法進行的當地傳統優質種芹資源的保護上……
在花椒的主持下,即便字輩們確有走歪的時候,也並不是所有的試驗在現有的手段下,都能得出想要的結果,但家裏頭也確實沒有放下一係列的長期試驗。
四年下來,除了積累了厚厚一遝的試驗報告外,成果也相當豐碩。
秦白芹的規範化壅製促成的連年增產同品質的提高,以至於八仙居、大通號、錢德隆等商號的連年增收,既是明證。
而且潛移默化的,家裏頭的字輩們就這樣從秦白芹的試驗中,一點點摸索著學會了,並且習慣了以“試驗”來驗證他們在生活中也好,課業上也罷,遇到的諸多問題。
從提出問題,到獲取信息、尋找證據,再到檢驗假設,最後現規律總結現象。
就連花椒都不知道這樣的良好習慣究竟是從何而起的,可事實就是如此,家裏泰半的字輩們對於進行試驗已經玩的相當溜,甚至於就連試驗彈弓的彈丸威力都能寫出一篇報告來。
從試驗的目的同要求,到試驗設備,再到試驗步驟,最後得出試驗的結果,甚至於還有原理分析。
就這樣養成了試驗的習慣同能力,也培養出了他們以嚴謹來麵對認知事物的態度,以及理性的思維習慣。
這是花椒在此之前從未想過的事兒,也是她直到現在都沒能體會到的事兒。
但是即便字輩們都已習慣了凡事兒以憑證為準,可今花椒力主進行的試驗結果,還是顛覆了一眾字輩們對於“常識”的認知。
而這其中,年紀較的,或者這樣來更為準確,舊年方才開蒙的這撥字輩們,還則罷了,他們對於世界的探索才剛剛開始,認知中的大部分“常識”其實並不是來源於他們自己,而是來自於周遭的長輩或是兄姐的告知。
譬如在試驗之前,大夥兒都認為滴血認親應當是真的。
那他們就認為是真的,也就到此為止,還沒有概念要去探究為甚的是真的。
這會子試驗的大致結果一出來,自是叫他們大為驚詫的。
原來是假的!
然後也就基本到此為止了,很少有人會再進一步,去思考明明是假的,可為甚的會被當做真的。
但年紀稍長的,或者已經基本有能力開始自學的這撥字輩們卻是不然的。
尤其他們昨兒還被花椒拜托過,是花了工夫去打聽滴血認親的是否普遍,在衙門中是不是斷案的輔助手段。
這麼一組對照試驗一出來,怎麼會不叫他們倒吸一口涼氣的。
隻這還沒完。
不過兩次試驗,或許其中是存在偶然現象的。
因此隨之家裏頭這一長串的字輩俱都爭先恐後的試了一回。
有血緣的,沒血緣的,甚至於兩個人、三個人、至多到了四個人。反正已經打定主意夜飯多吃兩碗飯了,沒人在意那一滴兩滴的血液,更不怕痛。
可結果俱都一樣,就是一碗又一碗慢慢變成粉紅色的水。
並沒有出現他們想象中的,兩滴血或是更多滴血左者趨於右,右者趨於左,以至於彼此相溶的結果。也沒有出現血滴始終相互排斥,而且同水的界限始終清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