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秦連豹還有大堂哥一眾人都已經順順利利地返家了,那接下來,家裏頭的這兩樁俱是佳偶成的賜良緣,自是得提上日程了。WwWCOM
一時間,一嫁一娶,一出一進的。
大堂哥這廂。
雖這世道,婚喪嫁娶等等紅白事體的規矩尤其多,不但虛耗人力,更是曠日許久。就譬如方家、左家這樣的大戶人家議親,一來一往的,一年半載是尋常,三年五載的也不稀奇。饒是從放定到放大定,就得兩三年光景。尤其大戶人家給姑娘攢起嫁妝來,那更是一落地就開始的。
可大堂哥時年已經十九歲了,左家姑娘隻比茴香一歲,今年也已有十五歲了。
起來這一對兒女的年紀都已不算了,何況底下還都有相差不了幾歲的弟妹在,卻是俱都等不得了的。
再加上大堂哥還有左家姑娘,都是方老太太頗為喜歡的兩個異姓晚輩,雖然中間頗有番周折,叫方老太太生了好大的氣,但能將這一對兒女湊作對,饒是方老太太這樣的人物,都是頗為自得,更是喜不自勝的。
用郭嬤嬤的話,可是有些年,老太太不曾有過這樣好的興致了。
也是為著讓方老太太更加歡喜的緣故,所以通過官媒,秦家同左家都屬意趕在年前議親、定,先把婚事落定下來,待到開年再來請期。
而茴香那廂,因著婚事已定的緣故,再加上李巡檢同李太太那廂更是火燒眉毛似的,急等著放大定、選日子,好趕緊把兒媳婦討回來。
這麼一來,闔家自是忙的不可開交的。
好在的是,因著秦連虎還有大堂哥這對父子俱是堅持的緣故,好了傷疤忘了疼,興兜兜又嚷著要擺宴的秦連熊沒法子,隻得讓步,不再提家裏頭擺宴慶賀一事兒,隻闔家團座,熱鬧了一遭。
眼見秦連熊鬆了口,不但是秦連虎父子倆俱是長鬆了一口氣,大堂哥又笑嗬嗬地黏著秦連熊了諸多的好話兒。
除了一心念叨著好玩熱鬧的字輩,闔家泰半長輩都是一顆心落定的。
熱鬧誰不喜歡。
可來往應酬又豈是好玩兒的。
更何況十個裏頭總有八個著話兒就要拐到家中孩子的婚配上頭去,她們實在是招架不來的。
也興兜兜的李巡檢聽後,在心裏琢磨了兩個來回,大手一揮,也決定索性弄個雙喜臨門得了。
也就是,眼下為著慶賀李蹊喜中武秀才的賀宴就不單辦了,三個月裏頭辦兩樁喜事兒,他辦慣了流水席的自是不嫌煩,可總覺得還不夠熱鬧。
索性把這賀宴同三個月後的婚禮並到一處兒去。
到時候加倍的熱鬧,擺它個七的流水席……
李太太聽後自是眼睛一亮的,她自是不怕來往應酬的,更何況,自家擺宴,還從來沒有吃虧的時候。
隻不過李蹊卻有不同意見的,如今中了武秀才,在家裏頭也算是勉強能得上話兒了,思來想去之後,關起大門同李巡檢商量了起來……
秦家還沒聽李家那廂的大手筆,可方家那廂的大手筆,卻已是擺在眼前了。
據又是方老太太的話,遣了方大老爺過來給做個大媒,方大老爺也很高興的樣子,二話沒就應下了。
秦家這廂得知後,自是受寵若驚的。
秦連虎趕忙就同秦連豹帶著大堂哥前往蓮溪登門拜謝。
又請了方大老爺在品升館吃酒,秦連豹作陪,大堂哥同方案敬陪末座執酒。
賓主盡歡,夜裏頭回來後,方大老爺仍舊興致不減,就同板著一張臉,服侍他洗漱的袁太太道:“我倒是沒想到,秦家如今還真有些家底,長子長孫成親,竟然準備花兩千兩銀子做聘禮,而且還會額外給孩子們置些私產,除了一個三百多畝的田莊,據還想在蓮溪瞧間院子……”
方大老爺話還未完,袁太太就是一愣。
不禁目露懷疑之色:“老爺不會是聽錯了吧!”
方大老爺性子素來豁達,否則當年也不會因著方老太爺兄弟俱都臨朝,擔心家族風頭太過,有意牽製的緣故,就幾番回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