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膽大(1 / 3)

或是打家學淵源,耳濡目染的緣故,爽朗好交際的李迪到了年紀,也開始惦記起做東道來了。 WwWCOM

求到李太太跟前。

李太太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她自個兒就是三兩頭宴請不斷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她閉著眼睛都能翻出三百六十五個宴請的名目來,還能年年不重樣。

倒不完全隻是好個熱鬧的緣故,而是在他們兩口子看來,花錢交際應酬,花錢聯絡感情,銀錢才算有用。

起先還帶著也該學起管家理事兒來的李迪一道操辦了兩回,之後索性直接將對牌交到她手上,放手叫她自個兒籌辦東道宴會去。

就當練手了,畢竟自家的事兒,就算出了錯也不打緊,還有她能幫著描補。總比日後去了婆家砸了鍋,叫人惦記一輩子的強。

園子裏要根據東道的名目做甚樣的布置,宴客的花廳又要怎的擺設,宴請的菜肴又要如何來定,要請哪些人,各自都有甚的忌諱,裏外裏一共得安置多少服侍的丫鬟同仆婦,甚至於跟著的打賞……這一樁樁一件件,用上了十成十心思的李迪很快一通百通,麵麵俱到了起來。

越辦越順手,越辦越興頭,漸漸一趕上自家勞苦功高的花園子得了閑,就會迫不及待地使人將園子兜頭兜腦地清一遍,再遣人將幾處角門看顧好,一隻蒼蠅都不許放進去,親自給素日相與的姐妹下帖子。

邀了她們家來或賞花聯詩,或泛舟登高,聚談論琴棋書畫,或是女紅針黹,相互切磋琢磨,高談闊論。

不但能夠增進彼此間的才藝,能夠結交到朋友甚至於投契的閨中密友,也能開闊自己的眼界,實在是一箭三雕的益事兒。

當然,這都是明麵上的法兒,也是各家長輩的看法。

實則對於她們這樣年紀的姑娘們來,這都是虛的。

不比花椒姐妹,隻要她們願意,饒是這會子都能跟著家中長輩往崇塘街麵上走動,家裏頭至今也沒有特地避諱些甚的。

可那些個打長在幾進宅門裏的姑娘就不一樣了,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了,饒是三門四門也是等閑走不出來的。

整悶在家裏頭,饒是那些個已經習慣了安分守己不不動的姑娘,也難免心裏厭氣的,到底不是性如此。

收到帖子,能出來透透氣兒,如何能不歡喜的。

哪怕隻是從一個宅院裏,到了另一個宅院裏,這也是好的,畢竟總算出門一趟不是,就算隻能聽一聽外頭街麵上熙熙攘攘的叫賣聲,隔著簾子看一看影影綽綽的街景,也已是心滿意足了。

更別李家疊山理水的花園子在崇塘還是數一數二的,能登高能遊船。再加上大手筆的李迪還用了十足的心思去招待她們,吃的用的陳設的,色色並不是最貴的,卻是最為精致的。每回宴請上姐妹雖不很多,卻從來沒有特別討人厭的。

賓至如歸都不足以形容她們的感受,很快,李迪的東道就在崇塘閨中聲名鵲起了。

雖然之後也有好幾家想借著孩子家家的花會詩會把自家姑娘推出去,可有李家李迪珠玉在前,哪怕席麵上燕鮑翅肚應有盡有,總是差了那麼點意思兒的。

座上客的花椒姐妹也很喜歡李迪操辦的宴請。

雖然她們俱不喜歡跟著一幹長輩們出門做客,極不喜歡被一眾夫人太太們攜著手稱斤論兩的打量來打量去的感覺,可丁香同香葉卻俱都屬意差不多年紀姐妹之間的交際的。

李太太是個明白人,李迪出麵操辦的宴請,她從來盯得緊緊的,再不可能鬧出甚的不體麵的事體的。更不至於像有些人家似的,掛羊頭賣狗肉,暗地裏挑揀人家姑娘。而且受邀的姑娘旁的還罷了,頭一個就是家世清白,否則李太太也不能讓李迪同人玩到一塊兒去的。

而對於花椒而言,能見到茴香同祺姐兒,自是有請必到的。

而且每每赴會,姐妹們還會給李迪、李太太、茴香諸人帶上兩色隨禮,不在於價值的高低,隻在於禮數同情意。

就像今次花椒姐妹挑選的隨禮,就是用今夏采摘的各色香花,加入熟蜜拌潤,密封在瓷罐中,又深埋在地下,窖製了一個月的各色香品。

這款香品是羅氏指點花椒姐妹製作的,因著各色香花都是在才開放三四分的辰光就被心采摘下來的,所以焚香之時,將一朵朵窖過的香花放在香爐中的硬製隔火板上,隨著炭火悄熏。香花一邊吐香一邊慢慢綻放,待到花朵完全開放之時,也就是其花香散盡的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