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教材(1 / 3)

花椒覺得自己長到十三歲,怕是再沒有哪一年能有這樣的忙碌、熱鬧的。

時序進入三月,風吹在身上已經有了暖意,家裏的春延遲白芹還未悉數出貨,先是家裏頭自舊年開始興建的一幹新房漸次竣工,姚氏妯娌諸人都把心思放在了新房的布置上。

隨後宅子東頭又開始興建起三間三進的學塾來,雖然在建築風格上同秦家大院相差無幾,造型拙樸、裝飾簡單,走的仍是開朗大度的風格。但也同樣方整規則,庭院極大。

秦連豹各有妙用,不僅在這一間學塾中設下了好多間課堂同室內室外兩處演武場,還特地建了一間大大的藏書堂,並為各科隨意科都設置了專門的學習場所。

這其中包含了一間型的工坊,裏頭一應工具俱全,隻有你不上來名目。但凡秦家一眾兄弟及姻親故舊們擅長的手藝,除開秦連龍師承於老丈人的釘秤手藝不得外傳之外,其餘都可以在這傾囊相授。其次還有一方大概兩三畝左右的,交由丁香同麥共同設計而成的糧桑魚畜、循環往複的型田莊。尤其還有一間的鋪麵,是完全仿照錢德隆的店堂設計而成的,明堂開闊、動處求財,櫃台、賬房一應俱全……

之後花椒姐妹同大堂嫂左氏在闔家的支持之下,又由花椒牽頭成立了“女學籌備委員會”。頭一個就是確定了“容膝居”的名號,隨後又擇定了“容膝居”的所在,就如她們之前所商量的那般,經過闔家風同意之後,直接設在了家中東跨院的一進學塾中。而“容膝居”的牌匾以及“貽謀燕翼”的題刻,也已經由秦老爹主動接下幫著雕刻了。花椒姐妹就一心一意的在秦連豹的指點之下,給女學量身定做課程規範甚至於教材。

忙到火燒眉毛、腳打後腦勺,簡直不可開交了的花椒卻是不出來的忙並快樂著。

直到時序眨眼的工夫就進入了四月,四月初八,浴佛節,也是吃烏米飯的日子,更是三堂哥同三堂嫂錢氏的良辰吉日。

雖然以錢運仁之豪富,崇塘百姓並沒有看到想象中的十裏紅妝的風光場麵,不免失望,但錢運仁兩口子是私底下又折了大筆的壓箱錢與錢氏的。

這且不,隻錢氏為人,言辭莊重,心懷渾厚,就已經讓闔家滿意不已了。

隨後隨著二堂哥婚期的臨近,五月初上,吃過五黃三白,四堂哥同五堂哥總算緊趕慢趕的從利州趕回了崇塘。這堂兄弟二人這樣急著往回趕,就是為了參加兄弟們的婚禮,給新郎官迎親代酒的,同時也帶來了李蹊茴香兩口子送給新人們的賀儀。

都是川蜀之地的特產,蜀錦蜀繡、蜀箋鹵漆。或精致華麗,或清雅瑰麗,別有意趣。

李蹊一家在利州適應的還不錯。

李蹊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外表看起來粗放豪氣,實則精明練達。上任半年來,在軍營裏也算如魚得水了,大夥兒大多喜歡同他結交。就算那些個軍中世家出身的老油子三不五時的就要生事,也能一笑而過。

至於茴香同祺姐兒,因著李太太高瞻遠矚、經驗豐富,特地給茴香帶上了擅長江南菜的廚子,結結實實的祺姐兒除開在船上的辰光還念叨了五六的李巡檢,倒也不曾水土不服。茴香也很快就適應了一路向西的十裏不同風,甚至於過完正月半,四堂哥同五堂哥帶著幾車的禮物啟程返回崇塘的辰光,茴香又再次懷孕了。

四堂哥五堂哥回來後不久,五月十八,二堂嫂孔氏進門。

因著家世淵源,為人又古道熱腸、好為人師的緣故,很快就被大夥兒全票舉薦的會長花椒聘為籌備委員會的顧問。

再跳過黃梅同三伏,也就是俱都不適宜成親的“半月妻”的六月,以及陰氣甚重的七月。八月二十八,氣已經涼快起來了,六哥同六嫂何氏的婚期就定在了這一。

不過趕在婚期之前,八月十六,也就是吃過月餅的後一,在娘親肚子裏賴了足足十餘才肯出來的秦家第四代的長孫,終於呱呱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