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詠春八手(1 / 2)

休息了有些時日,已經能下地走了,隻是運動還有點費勁,關宇老爺子天天早上在小院子裏打詠春,我倒是很好奇隔壁住著他的師兄是什麼樣的人呢。

“曉雪啊,出來,今天爹教你功夫”“啊?”籬笆那邊傳出兩個聲音然後走出來一個胖子和一個瓜子臉的女孩

“關大爺,你看這是你師兄嗎”“嗯,是我師兄”“那,他們在幹嘛啊,是在教拳嗎”“不知道這死胖子搞什麼名堂”

“喂,死胖子說誰呢”“我說死胖子呢”“你真是氣煞我也”兩個老頭子就像小孩子吵架一樣。

“我說你們倆個別吵了”“喂,你是誰啊”“死胖子,你管得著嗎,他是我的徒弟”“哎呦,就你這兩下也收徒弟?笑話”“怎麼了,死胖子?想打架是不是”“打就打,怕你啊,哼哼,你看看這粗魯的人就會打架,一點文化都沒有”

“你說什麼?好,俺是文化人,俺要練字去,不理你這粗魯的人,曉雪走,練字去跟我”“爹,你不是說教我打拳嗎”“女孩子家的打什麼拳,一點大家閨秀樣都沒有

“你看看這死胖子,走我們也進屋去,明天我正式教你詠春”“哦,好”進來屋子開口問到“隔壁真的是你師兄啊”“對呀,他叫王維,長得五大三粗的起了個這麼文雅的名字你說奇怪不奇怪”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睡了幾場好覺,看著桌子上香爐冒出的煙,好像一切不那麼真實

“起來了?”“嗯,起來了”“身體怎麼樣了?”“還行吧”“年輕人就是年輕人,才幾天就能下地了學拳了”“嗬嗬,其實是師傅你的藥好啊”“嗯,既然你叫我師傅了,那我就教好你,過來

“詠春拳流派甚多,應用手法更多,但百餘年來流傳最廣、最為經典的莫過於“詠春八手”。此八種手法在實戰搏擊中應用最廣、也最見實效。

詠春八手包括---標指、圈、伏、膀、捆、攔、耕、攤。除此八手外,因流派不同,也有纏、撞、掛、漏、粘、摸、捋等手法,但這些手法已經不單純為單手手法,而需要雙手配合使用,同時還需配以身法,如耕攔手、膀攤手等。

八種手法形態各異,臨敵之際應用不同。其中,標手以攻為守,圈手以圓化真,伏手以輕化重,膀手以輕禦重,捆手擒拿鎖扣,攔手以橫破直,耕手消解腿法,攤手攻防兼備。

八種手法形式與應用雖不相同,本質卻並無不同。

標指手,顧名思義手臂如標槍一般具備穿透力和彈抖力。標指手在整條手臂完全打直的情況下,仍舊可以發出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彈抖力量的攻擊型手法。標指手是詠春發力應用的最高技術,沒有經過小念頭和沉橋技術的長期訓練,實難進入標指發力的階段。標指手訓練的目的:常用在敵我實力懸殊情況下的一擊搏命技術與群戰技術。

圈手是手掌以腕部為軸所做的360度圓弧形旋轉動作。搏擊之時,無論用拳法還是掌法打人,在擊中目標的瞬間,已方之手腕要承受很強的反作用力。圈手的作用在於保護已方手腕不受反作用力的挫傷,同時改變對手力的方向,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力量化解攻擊。圈手訓練的目的:主要煆煉腕部的柔韌性與靈活性,使之更富有彈性。臨敵之際,可用於消解鎖扣擒拿手,化解出拳反震力。

伏手是五指指尖合攏,往腕部內側回勾,掌心空含的一種手型。伏手有兩種形態:第一種是五指指尖合攏,往腕部內側回勾狀;常用在雙人黏手的黏手訓練中,用於感受彼此力點的變化,練習圓中求直的拱形發力技術;第二種是掌背向天,掌心貼在對手橋手之上的形狀;用於聽勁化力,進而變化出各種攻擊手法。第二種伏手手型與攤手的手型相反,有相生相克之意。伏手訓練的目的:用於煆煉腕力,感應對手力點的變化,練習圓轉發力技術。

膀手,顧名思義是運用臂膀的彈抖力量去卸力反擊。膀手動作的運行軌跡,是以肘部為發力點,肘部自下而上拱形畫圓將整條手臂彈起,肘部上翻成拱形狀,腕部略下沉,前伸的五指在身體中線位置指向正前方。此時腰脊正直,含胸拔背,精神集中,全身上下皆有向前聚力之意。膀手動作如果做對了,會感覺到整條手臂自下而上像弓弩般瞬間彈射出去一樣,彈射到極處,肩、肘、腕三個關節“嗒”的一下合在一起,成拱形狀前指,這便是三節合一的藤條勁發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