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 製鞋和矽用膠粘劑生產防毒工程技術措施綜合評價(1 / 3)

一、全國製鞋行業的概況

(一)行業規模及分布

我國製鞋工業自建國以來,經過努力,有了很大的發展,據1986年粗略統計,以輕工部門為主的製鞋工廠及化工、商業、社會福利、軍工係統和鄉鎮企業部門中的製鞋工廠,共約有9800餘家,行業職工總人數為90.76萬人,年總產量為15億雙,其中皮鞋109億漢,膠鞋7.25億雙,布鞋及其他4.66億雙。我國每年出口皮鞋1800萬雙,膠鞋類1億雙。

我國的製鞋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省、市以及四川、湖南等省。沿海省、市的皮鞋產量約占全國的1/2強。特別是近兩年來,廣東、福建隨著對外開放,已加快了製鞋工業的發展步伐,並建立了出口基地(全國製鞋工業生產分布及產量情況)。

(二)製鞋行業目前的情況

我國從鞋的總產量來看已占各國之首(據1984年統計),但是全世界的鞋類仍以皮鞋為主,目前平均約占總產量的40-50%其中發達國家約占80%,而我國至今僅占20%左右。皮鞋的產量和質量是一個國家製鞋工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皮鞋是國際貿易中的大宗商品,而我國僅占國際貿易總量的0.6%左右。從製鞋工業的機械化程度而言,我國仍處寧偏低的水平,如原蘇聯一般鞋廠的機械化程度可達58%,英國、捷克等則更高一些。而我畫即使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廣州等地約80家100萬雙以上年產量的工廠,機械程度也僅大約40-50%,其他僅為30%,甚至更低。我們勞動生產率大約為人均班產2-3雙,而在製鞋工業先進的國家中約為10-15雙,香港為8-10雙。就是底:!!生產線人均單工日產量也僅在7-9雙,低於國外同類水平50%。生產率低的根本原因在於製鞋工業機械化裝配化程度和工藝生產管理的水平低。

我國製鞋企業中,職工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約有100餘家,擁有職工10萬餘人;300人以上的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3%,其產量卻占總產量的1/3強,職工人數占總數的1/6。我國的製鞋工業的生產組織是屬於分散型的,90%以上的企業人數平均為56人。更重要的並非在於分散型的生產方式,而在於高分散型又屬於非裝配化和專業化的生產方式,這就造成生產率低、汙染嚴重和汙染影響麵廣的後果。

我國的製鞋工業一方麵是發展十分快,而另一方麵是機械化裝配化程度低,加上高度分散,在管理上缺乏法規、標準,製度也不完善,如全國對製鞋工業環境中有害氣體的排放濃度值尚未有統一的標準,也未製定作業場所多種有害氣體對人體危害的聯合作用的濃度監測規定,沒有規定製鞋用的膠粘劑含有害物質的毒性標誌等等,造成毒害事故時有發生。

鞋用膠粘劑的生產通常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因而作為鞋用膠生產行業本身而言,對製膠工人的危害並不大。但對使用粘膠劑的製鞋職工卻有很大危害。鞋用膠生產企業的規模較小,生產單位眾多;生產方式以鞋廠自製為主,集中生產為輔;產品品種少,牌號繁雜,不成係列,不利於製鞋工業的裝配發展。近年來,各地出現了不少製膠個體戶,它們的產品質量差,毒性高,並且造成原材料供應緊張,使正規的鞋用膠生產企業難以擴大生產。全國製鞋行業,估計全年消耗500001膠粘劑,90萬製鞋職工中有11.95萬名職工接觸含苯、甲苯及其他有害氣體的作業環境。對這500001膠粘劑的來源與生產尚無統一的規劃和毒性限製、質量要求的規定。有的自行生產,有的有啥買啥,買之就用。更為嚴重的是膠粘劑原材料的緊缺,以及生產單位對配方、毒性缺乏要求,無統一的管理,無法控製,造成對製鞋行業職工毒害的重大潛在威脅。

缺少法規標準,膠粘劑生產與管理的不善,及相應的配套防治措施缺乏是我國製鞋行業與國外相應行業在勞動保護方麵的主要差距。

(三)製鞋行業的發展要求

我國人均鞋的消費水平僅為每年1.4雙,而瑞士為每年5.5雙,法國、日本、捷克、西德、英國及蘇聯則分別為5.4雙、4.9雙、47雙、4.6雙、4.5雙、13雙和41雙。我們製鞋工業與對國內市場的要求尚有較大的距離,而我們的皮鞋產量僅能達到3人1雙的水平,我國的製鞋工業發展是必然的。況且近十年來發達國家的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呈下降趨勢,這與小時工資值的上升以及法規的嚴格化有直接關係;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產量的比例急驟上升。我國處於製鞋生產要急速發展、法規又要不斷完善、對毒害控製的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製鞋工業該如何發展,是個嚴峻的問題。

二、製鞋行業有害廢氣的毒害情況

(一)毒害狀況

製鞋工業目前廣泛采用的膠粘工藝,大量使用膠粘劑。各工序所用膠粘劑,在鞋墊、鞋幫片、包鞋跟、粘包頭、主跟以及棚楦等工序,已開始由水基膠粘劑或熱塑性膠粘劑代替溶劑膠粘劑。但在對外底的粘合中,目前還必須使用氯丁脂溶劑膠粘劑或聚氨脂溶劑膠粘劑。

溶劑膠粘劑含有大約70-80%的揮發性溶劑,這些溶劑在塗膠之後很快地揮發出去,構成對周圍環境的汙染,對職工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籠統而言,製鞋工業對職工身體健康危害的因素,主要來自使用膠粘劑中的溶劑,而且主要是發生在外底的粘合工序中。

(二)毒害的機理

在生產過程中,苯主要是以蒸氣形態經呼吸道進入人體,人體吸收苯後,約50%以原形從肺部呼出,約40%在體內氧化代謝,隨尿排出或轉化成二氧化碳或水排出,約10%蓄積於體內含脂肪組織內逐漸代謝,代謝產物主要是酚、對苯二酚、鄰苯二酚,主要損害中樞神經,可抑製和破壞粒母細胞和紅細胞的分裂。苯進入人體後,易溶於脂肪多的組織,主要分布在含脂質較多的組織和器官中。

苯急性中毒作用是通過高濃度苯蒸氣,對中樞神經係統呈現麻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