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涅盤重生(1 / 3)

民國二年六月,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免去柏文蔚皖督職務,任命倪嗣衝為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長,以此,監視安徽的淮上起義軍和徐州的張勳辮子軍。

不久,倪受袁世凱密令,將軍隊於蚌埠一帶集結擴充至十個營約八千兵力,戰馬一千匹(此時,軍隊的建製,包括民國初期地方軍閥,均采用清末袁世凱小站練兵的軍隊建製,在本書結束時,會附上袁世凱小站練兵的軍隊建製),以應對多變的時局,倪為此在蚌埠建造都督府和練兵場,訓練軍隊。訓練軍隊所有事宜由手下一名祖籍安徽宿縣的大將宋誠全權負責。

民國二年氣候反常:梅雨季節提前到來,由於梅雨的提前到來,便有了孫掌櫃翻船事件。梅雨開始之後,氣溫還比較低,同時也沒有明顯的潮濕現象。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的農民,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梅雨稱為"冷水黃梅",也稱為“早梅雨”。這年的早梅雨開始早,結束也早,到六月下旬,長江中下遊地區就進入了盛夏,由於盛夏提前到來,造成了長江中下遊地區不同程度的伏旱。

宋將軍籌備兩月有餘,將軍營選址及其武器裝備等各項事宜彙總做了一個軍事報告,提交與倪督軍,並得到通過,並按照該報告具體實施開來。

在報告中,宋將軍提出一個觀點:提高部隊的行動速度將是決定未來戰爭的關鍵因素。同時,宋將軍提出可以三個方麵解決這個問題:一是修建鐵路,通過鐵路可以達到長距離快速運輸軍隊及其補給;二是購進運兵卡車,以解決短途運兵的難題;三是大力擴建騎兵,通過騎兵的靈活機動,來達到快速行動的目的。

而在這三個解決方案中,第一條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第二條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隻有第三條在現階段是可行的,同時也是見效最快的辦法,宋將軍提出士兵可以在軍隊裏進行選拔,騎兵所乘的馬匹可以由政府根據地方形勢指定適合馬兒生活的地方設立馬場,由民營企業家進行管理,定期向軍隊提供一定數量的馬匹。

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宋將軍根據軍閥割據的實際情形,同時分析安徽旱情,提出得出以下三點結論:

一:皖北雖然地勢平坦,但是北邊軍閥割據嚴重,平坦的地勢,有利於集團軍作戰,這也就說明一旦安徽卷入軍閥戰爭,皖北必然成為戰場。此不可建立馬場。

二:皖東地處長江中下遊,河道眾多,同時連接江蘇,且南京作為民國第二首都,並由革命黨人把持,故不可在此設立馬場,以避免與革命黨人發生摩擦時,馬場受到破壞。

三:皖西皖南地處山區,雖然偶有匪患,隻需加強治安,可確保馬場安全。

九月初,宋誠得到倪督軍的答複,同意設立馬場。此後,宋誠奔赴皖西、皖南各地尋找合適養馬的地點。離蘇埠鄉最近是交於羅掌櫃全權負責的設立在毛坦廠的馬場。九月下旬,宋將軍牽頭,羅掌櫃出麵的馬場開始動工了。這個馬場是按照能夠飼養兩百匹馬的規模建造的,正常情況下,一年可向軍隊提供六十到八十隻戰馬。在宋將軍的規劃中,馬場數量共有十一個,而像毛坦廠這樣可以飼養兩百匹馬的馬場為數不多。

忙碌的日子裏,歲月像是一匹奔跑的駿馬,總是停不住前進的步伐。在一個半月後的一天傍晚,毛坦廠鄉來了兩位不速之客。這兩名不速之客便是剛剛從皇姑寨逃難來到毛坦廠投奔羅掌櫃的孫氏父母。這父女倆沿路打聽問路,來到羅掌櫃的居所。

逃離虎口後,孫氏父女倆沿棧道行至蘇埠鄉,轉道往南走,出了城門,便是一眼望不到邊茫茫原野,一條馬路分作兩半。這馬路的盡頭連著的就是毛坦廠,總的路程約四十裏。行至三十裏,道路兩側清晰可見猶如漏鬥般的山脈由遠而近,慢慢擠壓原野,行至最窄處,僅有十丈距離。兩山之間山坳處,馬路沿著河流蜿蜒曲折延伸開來,道路也由南北走向轉變成東西走向。沿山順路,行至五裏路程,眼前漸漸開朗,目光所及處,鬱鬱蔥蔥,一片原野。殊不知,這片原野,總占地約兩萬多畝,四周環山,好似盆地。南北不通大道,東西僅此一條。當然,山間小路如蛛網般密密麻麻,縱橫貫通。河流亦是東西走向。

天色已經漸晚,孫氏父女倆離開鄉鎮約兩裏地,來到羅掌櫃居前,嫣然一座徽派建築,隻見:

這居所坐北朝南,依山麵水。無鬧市之嘈雜,有鄉村的淡雅。這真是:

軸線一分兩側鏡,麵闊三間中為廳。

青瓦飛懸水濺門(樓),其下乃是朱門緊(閉)

顏體對聯顯才情,門側站崗喬木青。

孫掌櫃敲門後不久,便是一位略顯清瘦的大漢開的門,這大漢便是趙鏢師。兩人互通了姓名後,趙鏢師引孫氏父女至後廳暫歇。

走進大門便是長寬約一丈有餘通道,通道兩側各有一個廂房,過了通道,有一條兩尺寬的過道橫排過來,這通道左右廂房便是朝通道開門。跨過過道,便是天井。這天井與左右廂房齊長,寬不足一丈,分三塊,中間部分略寬於通道的是由鵝卵石順序排布,供人穿梭連接通道與前廳的道路。左右兩側是分別下沉一尺深度的低坑。低坑中央各放置一個大水缸,左側水缸栽種睡蓮荷花,右側水缸則放養數條金魚。高牆圍護,形成封閉。遇陰雨天氣,雨水從四麵屋頂流入天井,意喻“四水歸堂”,亦有益於采光通風。而四周房間則是挨著天井對稱修建。穿過天井,便是前廳,這前廳平日裏主要用於禮節性活動,如貴賓來臨,婚喪嫁娶等,也可作為家族重要聚會的場所。這前廳兩側是兩間對門廂房。前廳中央是一個有四條長凳圍著的方桌,裏側靠牆擺放著條櫃,條櫃中央位置請來一尊觀音,觀音前擺放一個香爐,以供奉香火。前廳裏側牆壁取名曰:照壁。這照壁上懸掛的是八仙過海壁畫。壁畫兩旁是一副關於修身養性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