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半年(1 / 2)

冬去春來,半年時間一晃而過,從十一月份一直到四月份,寺中平靜如一。

素問等著的波旬後裔始終沒來,沒任何人來救淨塵,幾次發現的可疑人物經過調查也僅僅是好奇的遊客。

素問坐在涼亭中,感受著化物春風,今年的桃花比去年要豔很多,也密集很多,桃花的香氣隨著微風飄入所有寺中之人鼻中。

“也許那些波旬後裔真的不會來。”素問道。

“才半年而已,如果隻有這點耐心,是抓不住老鼠的。”

旁邊話的是虛雲,與一年前相比並沒有什麼差異。雖然一副蒼老的樣子,但素問覺得再過十年他可能還是這個樣子。

“隻有日日做賊,沒有日日防賊的。半年時間,行正他們也鬆懈了。而且香客已經開始多了起來,他們也要顧不上了。”素問道。

行正他們隻有幾人而已,半年時間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還是因為冬季遊客較少的原因。

如今春暖花開,寺中香客日日增多,現在已經快趕上去年遊客最多的時候了。

經過這半年,淨心寺的人氣又高了不少。

實在是淨心寺各種神異的事情太多,信徒一直在穩定增加。

尤其在東海,是信徒最多的地方。去年洪水與台風之後,東海的佛門信徒起碼要占兩成,如今半年過去差不多有三成了。

畢竟普通人都有從眾心理,每日接觸的親友,同事,朋友,都有佛門信徒,潛移默化之下那些不信佛門的人也開始親近佛門,加上一些神異的傳聞,讓他們逐漸轉變。

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城,但有著三成的人是佛門信徒,其他的人也對佛門有著極大的熟悉與好感,東海是佛城也不算為過了。

也許再過幾年東海就會超過五成,甚至更多的人受到影響,成為佛門信徒。

自然,這也與淨心寺一直一來所宣揚的東西有關。

沒有其他地方一些謗佛就會下地獄之類的極端宣揚,反而是符合大眾道德理念的傳給其他人。比如善惡,比如道德,比如因果就是你喝了水就會不渴,吃了飯就會不餓,這樣簡單明了但又符合認知的將佛法以及佛門的一些道理傳給其他人。

比如業力,素問就曾在一次講法中過:“業力就像人生病一樣,對人產生各種影響。而消減業力,就如同吃藥,把病治好了或者減輕了一樣。”

很簡單的話語,卻生動的讓人們對於業力有一個清楚的概念。

因此經過這半年,淨心寺的信徒更多了,或者佛門的信徒更多了。

其中佛協的那個網站也起了極大的作用。

還有就是淨心寺中的僧人在這半年內多了不少,如今的行字輩弟子已經有一百七十餘人,其中百人都是在這半年中一直跟隨寺中僧人生活修行,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出家。

除此之外,還有一百餘人在寺中跟隨修行,如今需要在寺中生活半年,堅持修行,才可以落發出家。

另外就是寺中多了七八個明星皈依為俗家弟子。

之所以將他們單獨,就是這些人的身份與影響力不同。並且皈依這件事上並沒有掩飾,反而在皈依之後用自己的影響力擴大了佛門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其中有幾個明星還在寺中跟隨修行了一段時間,起碼在修行上確實是上了心的。

除了這些之外,素問在這半年內又完成了三個人的度化任務,如今十個度化任務已經完成了六個。

與虛雲在涼亭中坐了一會兒,素問鎮魔塔,一直來到四層。

此時當初的兩個人隻有一個人在這裏看守,另一人在寺中休息。

“素問大師。”那個人看到是素問上來後點頭打個招呼。雖然行正等人懈怠了,但他們兩人絲毫懈怠沒有,仍然隨時保持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