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裏,我營並沒有被調回軍區駐地,而是留駐在廣州待命。營內針對戰後的實際情總做了一定的建製調整,4班就剩下村長和另一個新兵了,就直接並入我們班,由我們班長給帶著,我們哥仨算是又聚到一塊了。另外我連因連長重傷離隊,就由營長暫代,這可苦了我們這一連的兵了。
我們連長是個不怎麼愛說話的人,他帶兵的方式是,如果戰士第一次出錯,他會教給你,比如某個戰術動作你做錯了,他會給你再示範一遍;等二次再錯,那麼連長會給你指出來,但這次隻是提點一下而以;如果第三次還錯,他直接就是:“某某,出列!繞操場三圈,跑步,走!”,但是因為什麼?他不再說了,你自己想去吧。
日久天長的,我們都適應了連長這種方式,但是我們營長帶兵的方式可就大大不同了!
我們營長是個大嗓門,愛叫喚,典型的逮誰跟誰喊的性格,我們全營上下都怕他。他帶兵的方式是,你頭一次出錯,他就衝你一通咆哮;再錯他再咆哮;還錯他還咆哮;反正就是咆哮,不過是一次比一次動靜大罷了。簡單說就是你別出錯,出錯了就等著他衝你咆哮吧,沒個跑!
一開始我們對營長這種方式都很不適應,因為以前如我和孟飛這樣表出好的幾乎就不會挨訓,更別說被咆哮了!結果現在到了營長手下還沒幾天呢,我們都被他吼了好幾回了。
不過隨著日子久了也就不覺得怎麼著了,也不曉得是我們慢慢的適應了還是自己的臉皮被一波又一波的吐沫星子磨厚了。
後來軍區派人來為我們做戰鬥總結,就是來的工作組一個一個的問我在戰鬥中有哪些困難啊?感覺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啊等等。我們也是實話實說,就說沒有專用的狙擊步槍,在人家的狙擊手麵前吃了大虧。
到了2月中旬,某天下午,部隊的給我們送來了一批軍備,打開來一看,一水的M40狙擊步槍,全是嘎嘎新的新槍!隨槍還配有放大倍率為10倍的狙擊瞄準鏡!我們所有人都被這個恐怖的數值驚呆了,要知道,當時****40火箭筒瞄準鏡的放大倍率也隻有2.7倍
當時中國其實已經能仿製M16等一些西方槍械了,但這批步槍上全是洋碼子,一看就不是國產的,但它到底是從哪來的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士兵能知道的了。
這批槍下放時我們每個人都被要求要嚴格保密,每個領到槍的狙擊手隨槍還配發一個槍套,平時行軍時這槍就用槍套包裹了背在身上。孟飛理所當然的領到了一支,而我和村長就隻有看著溜哈喇子的份了。
2月下旬,我們營長在大會上傳達了一項新任務,說有一個專家團要來西沙群島做實地考察,我營負責擔負護衛工作。
當時會上是把這個任務安排給了7連,我們也就都沒太意這事,一來沒我們連什麼事,二來想著就是護衛幾個專家各島轉一圈嘛,那不跟休假旅遊一樣輕鬆嘛。
結果等到人家到了之後,我們營上到營長下到戰士,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傻眼了!
這來得哪是一個專家團啊,這根本就是一個加強團嘛!
北京方麵:曆史學家宋力夫、李寶田;地理學家朱德祥;地貌室主任教授朱振海4人為主,其下各有專家、助手及其學生數人。說是要實地考察,為科研工作及祖國人民近一步了解西沙群島提供第一手資料來了。
地方這麵: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陳海平;海南行政區文化局局長袁誌、局黨委書記李雨華等領導帶數名考古學家和十幾個名年輕的學生。說是要親臨各島進行考古發掘,尋找西沙諸島自古就是我國領土的實物證據。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上級說是來的專家團,這些人可不就是專家嘛,隻是人數上比我們想象的稍微多了一點。
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隨著專家們一起來的,還有拍攝電影《西沙兒女》劇組的全體成員,說是要實地取景拍攝,上級也安排和我們一起出海。
這個劇組的人可真不少啊,遠超其它各組人員的總和!我們營長一看腦袋都大了,說這事怎麼也塞給我啦?我們是兩棲偵查營,不是海上保鏢營!
於是營長氣哼哼的去打電話,然後搭拉著腦袋就回來了,一看不用問也知道,沒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