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雲宗的雜役心目中,有兩個大家公認的最好去處。第一個是萬花峰的靈田,另一個就是飼牧峰的屠宰場。
低階修士修煉未到登堂入室還離不開一日三餐。靈田提供果蔬,屠宰場則是提供肉食。每日裏十萬雜役所消耗的食物全都是由這兩處所提供。無論是在哪裏,靠山吃山這個道理是人人都明白的,距離的越近,所得到的便宜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更何況修煉之人所食所用自然不會是凡間五穀雜糧,那些可都是能足以媲美丹藥增長修為的靈物。
山師兄雖然講解的很是隱晦,但是李牧心裏卻是明明白白,當即心中決定就去飼牧峰。
··············
離開道緣閣,李牧身上又多了許多東西。五塊下品靈石,一小瓶固本培元的低級丹藥,一身宗內雜役的製式服飾,一柄用來練習的木劍,一本能修煉到蘊靈境界第五層的《納源太和經上篇》,和一塊能證明自己是茂雲宗雜役的身份木牌,還有最讓李牧愛不釋手最為滿意的一隻低級儲物袋。
茂雲宗雜役所用的儲物袋內部空間很小,大約有一立方左右,雖然小是小了點,但是這種儲物袋不需要用法力就可以開啟,是專門針對剛剛開始修行的修士所設計的。方便是方便,但是缺點也很是明顯,那就是沒有保險措施,除了儲物袋主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打開,如果存放一些貴重物品,確實不太安全。
即便如此,李牧還是滿心歡喜。這些雖然都是剛剛加入宗內就可以無償得到的普通福利,但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李牧的修仙生涯算是才能正式開始。
換好了衣服,佩戴上了身份木牌,李牧將那些暫時用不到的物品都放入了儲物袋中,便在山師兄的陪同下前往飼牧峰。
八十一座山峰,其中有十座是在茂雲宗的外圍。萬事峰和飼牧峰都算是外圍,而且相互之間距離不算近,依靠腳力沒有大半日休想到達。
李牧如今還是一介凡人,單靠自己前往著實有些麻煩,不過好在身邊有山師兄陪同。山師兄修為已經接近蘊靈境十層圓滿,雖然還不能像大修士一般自在飛行,但是駕馭法器載人飛行還是能輕鬆做到的。於是乎,李牧又乘風體驗了一次。
修行一路如登高望遠,可謂步步艱辛,而且每一步都有具體的境界劃分。修為與實力是成正比的,修為到了高深之處,移山填海也不過是等閑,摘星捉月才是大能神通!
剛剛開始修行的李牧隻是知道目前所追求的目標是蘊靈十層,之後才能開辟道宮築三台。隻有成為了三台修士才可以算是茂雲宗正式弟子,也叫做內門弟子。
“李師弟啊,來此之前可做過法骨測試?”山師兄的飛行法器是一張山水古卷,飛行速度雖然談不上多快,但是對於不到三台境界的修士來說已是難得的禦空法器。山水古卷三尺寬,三丈長,兩個人坐在上麵,絲毫不嫌擁擠,很是寬敞。閑來無事,山師兄看李牧觀景入神不由隨意問道。
“這個小弟倒是未曾做過,隻是聽石賢祖說過,我是法骨三品。”李牧微笑答道。
“嗯,師弟修行之路還需勤勉。法骨有九品之說,再往上就是道骨,聽說上界的仙人們出生最次也是道骨。至於最頂級的則是仙骨,嗬嗬這等說法純屬謠言,你聽聽也就罷了。石海太上既然說你是法骨三品,想來是錯不了。不過師弟啊,想要晉升大修士超越三台,至少也得需要七品法骨天資,才能如意。唉,三品著實有些·······”山師兄這些話其實還有所保留,一般修士機緣淺薄的情況下,沒有五品以上的法骨天資,甚至連三台都未必能築的起來,至於七品法骨也隻是三台之上堪堪夠格而已。在山師兄心中想來,這位李師弟背後有石海太上撐腰,要築三台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所以剛才說話才有所保留,以免打擊李牧。
“多謝師兄告知。這些常識,小弟懵懂。不知宗內何處可以增聞見識,不滿師兄,今日以前,小弟甚至都不知道世上還有修仙之人。以後師弟難免要與其他修士接觸,如若見識不夠,怕是要貽笑大方了。“李牧慚愧說道。
“哈哈,這些師弟大可不必擔心,在飼牧峰旁邊的通曉峰,是外門十峰的總領。通曉鋒上的多聞閣內藏卷無數,日後師弟要是想博聞多識,可以去那裏看看。而且每月都會有一位門中長老坐鎮通曉峰天壇,開講授課,如果是遇到了修行上的問題,也不妨多去聽聽。”
“那可太好了,多謝師兄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