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沈氏溯伊(2 / 2)

沈溯伊卻知道那一切,所以她不敢這樣想。

沈溯伊,是真的怕了。

怕了那個可以輕易傷害得她體無完膚的男人。

封宸可以輕而易舉的傷害得沈溯伊心痛若死,不是因為他是大權在握的帝王,隻不過因為他是前世和今生沈溯伊心中住的最深的那個男人。

沈溯伊的名字是由她的外祖命名的。“溯伊”,取自《詩經·秦風》。

沈溯伊的外祖當世英雄,卻隻餘一心愛女兒,便是沈溯伊那位福薄早亡的母親,隻留下了沈溯伊這一條血脈。從沈母逝於難產之後,她的外祖便視其如珍寶,放置心尖之上,從他為沈溯伊取得名字便可得知,沈溯伊當真是他心頭“宛在水中央”的絕世伊人。

後來又為外孫女賜表字為“澈之”,何嚐不是希望唯一外孫能遊離凡塵世外,心靈永澈如初,無煩惱,無傷痛,不論浮華,一世安好。

可惜前世的沈溯伊卻是令他老人家失望了,她翻滾在紅塵浮世當中,掙紮於紅塵浮世當中,最終又零落於紅塵浮世當中。

真的是灰飛煙滅。談何澈之?

前世沈溯伊引火自fen前,她的外祖其實依然在世的,隻是那時的老人已是七十多歲的老翁了。可終沈溯伊外祖父此生,都未前往長安一次,也未再見沈溯伊一麵。

沈溯伊自然是想去金陵相見卻終身圈禁不得離京,其外祖則是氣她怨她、所以終身不願進京再見外孫一麵。於是前世沈溯伊和外祖間曾親密無間的祖孫情,就那樣斷了。這是當年十五歲的沈溯伊義無反顧的決然離家時所不曾料想到的結局。

若是早知前世結果,那麼當初十五歲豔陽般年華的沈溯伊,是否還會那麼選擇?

她不知。

然,今生的沈溯伊卻不要再如此過活。前世受盡委屈而倉皇離世的她,今生是多麼想再見最親最疼她的外祖一麵,跪在他的足下訴說她的虧欠之情,懇請他的原諒呢。

清瑤幫沈溯伊掖好了被角,正待伺候她午睡。沈溯伊卻突然想起一事,仔細回想半晌,還是忍不住輕聲問道:“清瑤,前些時日我昏睡間,仿佛見到陛下了,上次他來紫宸宮是何時?”

沈溯伊依稀記得第一次醒來時見到了封宸,可又實在不曉得那會究竟是夢是真。

清瑤笑著道:“陛下上一次來中宮正是昨日。不過皇後這些日子每日昏沉,想必您見到陛下的那次,真的就是幾日前也說不準。”

這丫頭想了想,又笑眯眯道:“陛下其實每日都要來看娘娘的,隻是多在皇後娘娘睡中才進殿內小坐,且不許徐公公在咱們宮門口傳旨接駕,也從不許我們伺候的出聲吵醒皇後。可見是打心眼裏關心皇後的。”

沈溯伊也懶得反駁這種說法了,不過,封宸每日都有來紫宸宮?

這個回答倒是真的出乎沈溯伊的意料了,莫非前世的這段時間,沈溯伊所以為的,封宸幾月不曾踏門紫宸宮一事,隻是因他並未現身在沈溯伊麵前而已麼?

如此看來沈溯伊醒來第一天見到的,確實是封宸無疑了。

沈溯伊想到自己竟然在麵對封宸時,還誤以為回到當年,對已坐擁江山並坐擁新人的封宸又說出了當年說過的那些瘋話,不禁很有些難為情。

當時依稀記得自己脫口而出那句話後,他淡然的接道“朕知道”。想必他聽了那句傻話後,心裏定然是冷笑不已吧。

小睡了一陣子,她卻總是睡得不太踏實。

也不知過了多久,沈溯伊朦朧之間又隱約聽見封宸身邊掌印太監徐公公的聲音在殿外想起,及殿外宮娥們倒地輕聲叩首的請安聲,還有一個她幾十年都不曾忘卻的、低沉又頗具磁性的男聲低低淺淺的傳來:“皇後今日可安好?”

然後是清瑤聲音裏透著擔憂,壓低的聲音道:“娘娘午間用了半盞燕窩米粥,精神和胃口仍不大好,身體也虛弱,奴婢每每扶皇後在榻上小坐片刻,皇後便十分疲乏了,清醒的時候並不多。”

沈溯伊用力扶著簾帳和床榻支起上半身,眯起眼眸看向太陽落山後門外淡淡的紅日黃昏,便也看見了封宸,他就這樣從紫宸宮殿門施施然的從容而至。

身著黑底金絲九龍繡紋皇帝便服的封宸,第一次出現在清醒著的重生之後的沈溯伊麵前。

他寒玉般俊美而麵無表情的容顏映入她的眸底,又再一次折射到了她心坎上,那是十分沉重而悶痛的一擊。

讓沈溯伊猝不及防。

——————————————————————

PS:明天爭取兩更~~~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