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高德森謀害阿華不成,反傷了無辜的女孩明明。阿華已鐵了心要找高德森尋仇,高德森對此頗為忌憚,平日裏安保嚴密,更不敢輕易與阿華會麵。羅飛偶有感觸:如果韓灝指證阿華的錄音帶落在高德森手裏就好了。以高德森的利益思維模式,他必然會約阿華見麵,以那卷錄音帶要挾對方,在他眼裏,阿華除了乖乖就範之外,別無他路可走。可阿華為人的準則卻和高德森截然不同,在被對手拿住命門的時候,他絕沒有投降求饒的道理,他隻會拚死一擊,博一個同歸於盡的局麵。而這種局麵對於警方來說,無疑是最理想的結局。
隻可惜那錄音帶已無麵世的可能,羅飛在屢屢暗自遺憾之後,忽然某天心念一動:如果要引導高德森和阿華之間的生死衝突,那這卷錄音帶本身的意義便不重要了,既然如此,何不偽造一卷錄音帶?隻要能以假亂真,一樣能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羅飛立刻找到了曾日華,谘詢偽造這樣的錄音在技術上是否可行。而曾日華很明確地回複羅飛:隻要能找到韓灝生前的聲音資料,便可以用相應的電腦程序對韓灝的語音聲線展開分析,在得到數據模型之後,將其他人的聲音資料嵌入模型進行擬合,就能夠偽造出韓灝說話的錄音了。當然了,每個人說話都有固定的習慣,不管是輕重音、間歇節奏還是語氣助詞的使用都不相同,即使在音調上能夠完美模仿,偽造的錄音仍無法通過嚴格的司法鑒定,但用來欺騙普通人的耳朵已是綽綽有餘。
韓灝是省城刑警隊的前任隊長,在出席各種會議時留下了許多聲音資料。羅飛將這些資料交給曾日華,兩人著手展開偽造錄音的工作。那段“自白”事實上的宣讀者正是羅飛,那些所謂留在案發現場的“特定的痕跡”其實並不存在。隻是案發時屋內漆黑一片,此後現場又由警方接手,阿華又怎能識破其中的玄機呢?
為了保險起見,錄音帶製作完成之後,羅飛首先讓韓灝的遺孀劉薇聽了一遍。這個與韓灝最親近的人也沒能發現其中的破綻。羅飛便有了十足的信心,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便是如何將這卷錄音帶不露痕跡地送到高德森手中。
羅飛讓尹劍去尋找合適的配角,他們在臨江派出所的轄區內,盯上了高德森集團中幾個最底層的馬仔。那天尹劍潛入他們的出租屋,並不是在“找”東西,而是在“送”東西——他將那卷錄音帶送入了雜物櫃中。
此後羅飛便和尹劍以及臨江派出所的於所長共同上演了一出好戲。聽說自己手下的小弟被省刑警隊的人盯上了,晶都夜總會的黃總連忙向於所長打探消息,而這消息隨即便傳到了高德森的耳中。
因為蒙方亮的家人曾聽過韓灝真實留下的那卷錄音,所以阿華謀害兩位副總的消息早已在道上傳開。一聽說刑警隊要找的東西正和這樁案子有關,高德森立刻出發,趕在警方之前找到了那卷帶子。當時他欣喜若狂,以為是找到了扭轉整個戰局的武器,他怎會知道,那其實是一封通往地獄的請柬。
此後發生的事情正和羅飛的設想一模一樣。阿華在受到高德森的要挾之後,毫不遲疑地抱定了魚死網破之心。他孤身赴宴,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了對高德森的刺殺。其間他還把那份假錄音完整地聽了一遍,對錄音的真實性毫無懷疑。
這不僅僅是因為曾日華把聲音模擬得惟妙惟肖,更得益於羅飛對錄音內容的把握。阿華無法想象,除了自己和韓灝之外,竟還有其他人能對那場屠殺的策劃細節了解得如此清楚。羅飛憑借對案情精細入微的剖析和複原,令阿華不得不深信,這番“自白”必須是出自韓灝之口!
在接到龍宇大廈物業方的報案之後,羅飛立刻帶著刑警力量趕赴現場,不僅將阿華緝捕,涉嫌製造阿華公寓爆炸案的豹頭也被捉拿歸案。省城兩大首惡集團群龍無首,很快便陷入了支離崩塌的局麵。
羅飛這套一箭雙雕的計謀大獲成功。不過用假證據引誘黑惡集團之間的拚殺,這事在正式場合說起來,多少有些欠妥。所以除了參與其中的寥寥數人之外,並沒有其他人了解此事的內情。剛才慕劍雲忽然說錄音帶有假,羅飛還以為是錄音帶的內容上有漏洞,不禁頗為後怕。現在知道原來是曾日華走漏了風聲,這才釋然。
在感慨了一句“這小子……”之後,羅飛又問慕劍雲:“他是什麼時候告訴你的?”
慕劍雲說:“就在阿華被捕的當天。他一得到消息就給我打了電話,揚揚得意地自誇了一番。”
羅飛“嘿”了一聲道:“那還好。”總算這家夥是得到計劃完成之後才向美女炫耀的,否則的話,以後有什麼保密性的任務還真是不敢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