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特種部隊,韓國特種部隊一直是鮮為人知的。其實,韓國的特種部隊在個別戰鬥力上並不遜色於美國的“綠色貝雷帽”,甚至在某些方麵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精銳之師
1955年11月,韓國創建了第一支具有正式規模的特種部隊,由在美國接受正式特種訓練的32名成員所組成。
韓國有7個特種部隊旅,其組織結構與美國特種部隊相同,相互間關係也十分“親密”。這些旅的營級單位通常扮演突擊步兵的角色,任務是摧毀戰術目標。另外,他們還能在敵方領土上長期開展遊擊戰或發動獨立攻勢。
要成為一名韓國特戰隊員絕非易事,因為隻有具備大專以上的學曆,而且能夠承受住一般人無法想象的基本選拔訓練的人,才有資格留在這支隊伍中。韓國所有特種部隊的基本選拔訓練的時間都是24周,不同的是,特戰師以加強高空滲透訓練和山地訓練的強度為主,而UDI(海軍全天候特種打擊)小組和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主要以加強海上訓練強度為重點。在通常的體能和心理測驗後,誌願者必須經曆一段艱苦的訓練課程,包括高水準的武器操作技巧和跳傘訓練。所有韓國特種部隊成員也必須要達到跆拳道黑帶的水準或類似的格鬥技藝,當不執行任務時,每天需花4~5小時來練習這些技術。
韓國特種作戰部隊基本上是按照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作戰部隊的各項條令進行組織編成和軍事訓練的,並與美國特種作戰部隊保持著密切的聯係,被稱為“亞洲的‘綠色貝雷帽’”特種作戰部隊。目前,陸軍“黑色貝雷帽”特戰師、海軍全天候特種打擊小組和名聲顯赫的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等是韓國的主要特種部隊。
他們的共同任務包括非正規戰、特種偵察、打擊目標和反恐等,其中非正規戰是其核心任務,就是在敵人後方建立第二戰場打遊擊。其作戰原則是“攻擊性的速戰速決”,以先發製人的奇襲搶得主動權,從而引誘和分散敵人,在敵人反擊之前,對其進行攻擊,完成任務以後再撤離。
“黑色貝雷帽”特戰師主要滲透途徑是天空,基本任務是在敵人後方深處跳傘,通過偵察監視和特種作戰,支援己方軍隊的正規作戰。具體作戰內容有破壞主要交通、通信和雷達基地等核心軍事設施,搜集情報,營救未撤離的已方軍隊,召集敵人後方的不滿勢力進行擾亂行為等。
標識與裝備
韓國特種部隊的識別標誌是黑色的貝雷帽與銀色的特種部隊徽章。一般的製服是迷彩戰鬥服。武器和人員裝備大部分源自美國,如使用美軍供應的M3A1衝鋒槍,當地生產的M16A1步槍,7.62毫米M60機槍等。然而韓國也采取措施企圖在武器方麵變得更為獨立,曾製造出自己設計生產的戰車和小口徑武器。
韓國特種部隊的裝備極其先進而完善,他們配備有空中、水中和陸地上滲透所需要的各種先進裝備和武器,包括高精度的長距離狙擊用手槍和弓弩、吹毒針的吹筒、水中用特殊匕首、閃光手榴彈等50多種武器和波音707客機模型等多種模擬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