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龍和林聰主持婚禮,給李黑牛和餘金鳳的婚禮錦上添花,李黑牛一家感激不盡。龍塘村黨支部書記高昭德到鄉政府開會,見陳海龍和林聰兩個不是棉花販子,而是鄉政府的鄉長和秘書,十分驚奇,回到村裏就馬上告訴了鄉親們。鄉親們聽了十分吃驚,紛紛到李黑牛家報告這一消息,懷著歡喜和感激的心情,盡情地回味當時婚禮上的景況,和李黑牛一家分享那份幸運和榮光。
梁大爺感動得湧出了眼淚,一遍又一遍地向人們說,沒見過當官的這樣看重咱老百姓的,這是咱龍塘村的光榮,建議李黑牛和餘金鳳無論如何要對陳鄉長和林秘書表示一下謝意,也代表全村人的心意。李黑牛和餘金鳳原在中原抽紗工藝品公司豫東抽紗工藝廠打工,請假回來是專門為了在家辦婚事,之後還要盡快回廠去,梁大爺的建議正好符合他們的心意,兩人便去了鄉政府。
他們在水果店買了一大塑料袋上好的香蕉,提著來到鄉政府大門上。李黑牛上前向門衛問道:“請問,陳鄉長和林秘書在不在?”門衛問他有什麼事,李黑牛說:“陳鄉長和林秘書為我們主持了婚禮,我們感激不盡,來看看他們。”門衛告訴他說:"今天鄉供銷社那裏出了點事,陳鄉長和林秘書正忙,沒時間見你們。"李黑牛無可奈何。餘金鳳和李黑牛向門衛說:"那俺就等一會兒。"
正說著,一輛小汽車從裏麵開了出來。李黑牛和餘金鳳急忙躲車,眼睛卻不停地往車裏瞅,看裏麵坐的有沒有陳海龍和林聰。
陳海龍在車上,小車還沒有出門,陳海龍隔著車窗玻璃看見了他們倆殷切盼望的表情,向林聰說:"新婚夫婦李黑牛和餘金鳳來了,看樣子像是有事兒,下車見見他們。"便叫司機停車。
兩人一下車,餘金鳳就激動地喊了一聲:"呀,正是他們倆!"一把拉住黑牛,跑向前走。
陳海龍微笑著迎接他們,熱情地問:"李黑牛、餘金鳳同誌,找我們?"
餘金鳳怯怯地回答:"啊!是。聽說領導有事,打攪您了,真對不起!"
陳海龍嘿嘿地笑了:"到底是城裏的姑娘,真會說話!沒關係。有什麼事兒?"
李黑牛感動地說:"我們原來隻知道你們是棉花販子,不知你倆是鄉裏領導!鄉領導對我們這樣關心,親自為我們主持婚禮,鄉親們聽說後都十分感動!全村人都感激鄉領導,讓我倆代表他們,來表示謝意!"
陳海龍一聽,心裏熱乎乎的,覺得老百姓實在太好了,說:"我們為你們就做了這麼點兒事兒,也值得你們來感謝,也值得讓鄉親們放在心上啊!"
“啊!鄉親們都說,多少年來,鄉長為咱老百姓主持婚禮,沒見過,也沒聽說過。鄉領導把咱農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咱也不能忘了他們!”李黑牛如實轉告鄉親們的話。
陳海龍對他們說:“你們的事,本來不就是我們的事嗎?幹部是群眾的幹部,群眾的當家人。群眾的喜事,當然也是我們的喜事。……聽說龍塘村好多適齡男青年尋不上媳婦,我們心裏很不好受。以後,咱們共同努力,讓大家都富起來,鄉裏人也過上城裏人那樣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的願望呢!”
李黑牛和餘金鳳從他的話語裏聽出鄉領導和農民心貼心,更是感動。餘金鳳說:"既然領導這樣說,我們就向您彙報一下。我們倆現在豫東抽紗工藝廠打工,過兩天就要回廠了。黑牛和我商量好了,一定不忘鄉領導的關懷,回廠後更加好好幹,為咱們老龍灘人爭氣,為咱鄉爭光!領導有什麼讓我們做的嗎?"
"好極了!"陳海龍高興地說,“農民出外打工,是一條致富門路。你們為鄉親們帶了個好頭!好好幹,盡快富起來,為大家做個榜樣!另外,我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不能隻是打好工,還要下心勁提高技術,學習人家的經營和管理。咱們鄉有產優質棉花的優勢,咱們也打算辦抽紗工藝廠,把本地產品加工升值,提高鄉親們的生產價值。你們學習好了,回咱們鄉來,就是骨幹力量。怎麼樣?”
李黑牛一聽,激動起來:“這真是個好主意!抽紗工藝產品向外國出口,可賺錢啦!俺村的人們都巴不得能辦個抽紗工藝廠哩!鄉長,我們一定牢牢記住你的話,保證完成任務!"
餘金鳳和李黑牛同樣高興,說:"能為鄉裏做點兒事,我們求之不得!咱鄉要辦抽紗工藝廠,我們就有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