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暗流湧動(1 / 3)

陳海龍和姬少春參加省信訪工作會議一回來,就到縣委向苗天雨彙報。

苗天雨一見他們,就抑製不住喜悅地問:"情況不錯吧?"

“會議開得很好。”陳海龍說,“咱們的情況也算不錯。得了麵錦旗,省委領導在會上對我們縣進行了表揚。"

姬少春由衷地稱讚說:"陳局長的典型發言精彩極了,會場上鼓掌不斷!"

苗天雨激動地笑笑:"嗯!在預料之中。"

陳海龍認真地:"但是,說實話,一聽其他先進縣的經驗介紹,覺得咱和人家比差距不小呢!"

苗天雨高興地望著陳海龍:"好,這話說的好!"對姬少春說,"他這個人啊,人家說他‘怪’,他就是怪。人家都是愛聽表揚,不愛聽批評,他正好相反,總愛拿自己的缺點和人家的優點比,與眾不同啊!"

姬少春由衷地深深點頭:"是的。這就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之一。和他一起到省裏開這幾天會,真學了不少東西!"

"林聰沒回來?"苗天雨問陳海龍。

陳海龍答:"他還有點事,可能明天回來。"

苗天雨讓他倆坐下,親自為他們倒茶。陳海龍和姬少春連忙走過去,同時說:"苗書記,我們來!"苗天雨輕輕一揮手,幽默地說:"嗯!你們坐下。別的服務我幹不好,倒茶還可以,哈哈!……"倒了兩杯茶,遞給陳海龍和姬少春,又倒了一杯自己端著,三人同時坐下。苗天雨慎重地問陳海龍:"海龍啊,你電話裏說,見到了原省公安廳偵察處長汪義明?"

"是的。"陳海龍說。"他讓我代他問候你哩。他早已追休,被信訪局聘去搞接待。我正要向你彙報這事哩。"

"他是我的老領導,過去對我幫助很大。"苗天雨說。

"他說,你們在一起工作過。他現在身體很好,事業心仍舊強得很哩!他對你的情況很關心。"

苗天雨佩服地點著頭說:"那老頭兒,百姓意識強得很。業務型的。你在電話裏說,他向你談了吳老耿的事兒?"

陳海龍點點頭:"是的。吳老耿到省裏反映情況時找過他,給他的材料他都詳細看了。他說,吳剛的案子肯定是冤案。他想瞅空兒到咱縣來,深入調查一下吳剛的案子。"

苗天雨驚喜:"噢?肯定是冤案?他是這樣說的?"

"是的,這是他的原話。"

苗天雨堅定地說:"隻要他這樣下斷語,那就錯不了。"他詫異地問陳海龍,"吳老耿怎麼想起來去找他?"

“說起來話就長了。”陳海龍說。“還是十幾年前,老龍灘鄉是省公安廳的點,汪處長當時下到龍塘村蹲點,和群眾‘三同‘,在吳老耿家吃過飯。"

苗天雨這才明白:"噢,怪不得呢,老交情了!"

陳海龍說:"汪處長可不是憑交情想操這份心。"

"這我知道。"苗天雨說,"那老頭兒耿直得很,歪風邪氣對他是刀槍不入。在原則事兒上,熟人在他跟前也沒情麵。"

"他也挺講感情的,譬如對吳老耿。"

苗天雨點點頭:"人之常情。其實,主要原因恐怕還是他看出吳剛的案子裏麵真的有問題。那老頭兒,一向是眼裏揉不進沙子。"

陳海龍十分讚同:"讓你說對了。其實,他和吳老耿也沒太深的交情,隻不過在吳老耿家吃過飯而已。那時都是按章辦事,幹部在群眾家吃飯按規定標準付夥食費。群眾也沒啥特殊招待,說不定吳老耿還占他的光哩。他說他對吳老耿給他的材料認真作了研究,根據他多年的偵察經驗判斷,吳老耿材料上寫的情況不會是假,隻是缺乏人證物證。他不信搞不出確鑿的證據來。"

苗天雨沉思著:"嗯,我知道,他在案件偵破上很有經驗,取證很有一手。……他說他要來,說具體時間沒有?"

"沒有。他說還要向領導請示,到時候他給咱打電話。"

苗天雨不假思索:"老處長退休後還要親自上馬,說明這案件有份量!好。我抽空到公安局看看吳剛的案卷,以防老處長‘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