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出來之後,當天下午就有了這位“楊陽”同誌的消息。
“他不姓楊,姓葉,在A市的人口登記上,他用的是葉洋洋這個名字。”蕭曼在電話裏說。
“他是在西北一所高等級的專科學院畢的業,學到亦是地質勘探,他在登記薄上所填的住址是A市西關裏123號。”
我按照蕭曼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西關裏123號,卻遇上了鐵將軍把門。
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有位穿著樸素的中年人路過,他看到我站在那裏,隨口問道:“是找這家人嗎?他不在,離開大概有三四個月了。”我連忙說了聲謝謝,心中暗道:“這小子,不在這兒住,又會到哪兒去呢?”
我再次動用了蕭曼和她的手下。蕭曼最近升了官,芝麻大的官而已,但給別人的印象卻和以前大不相同。
她們辦事還是有一定的效率,幾個小時之後,這位楊陽,不,葉洋洋先生在我眼底消失的行蹤就顯露出一點點蛛絲馬跡。
“他離開西關裏123號之後,在南街口的一個親戚家裏住了一段時間,具體是多久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大概是前天晚上十點到十一點四十分左右,他在A市的火車站出現過,
此後,就失去了線索。根據我們推測,他極有可能是乘坐那天晚上由北京方向開過來的K136次列車離開了A市。”
“136次?目的地是什麼地方?”“山西太原。”
蕭曼順便幫我查到了葉洋洋在西北那所學院上學時的導師,這一點,他沒有說謊,確實是一位叫做方覺和的人。
我決定馬上動身,首先我要去找找這位葉洋洋的老師,希望能在他那裏找到葉洋洋之所以要欺騙我的目的,當然,在我的內心深處,我還是認為葉洋洋能在他編造的故事裏屢次提到這位方老師,肯定有我所不能夠知道的原因。
在動身之前,我去了一趟春風裏。西門老爺子聽說我要去西北,臉上就明顯的出現了不快,“你這身子骨能行嗎?我說。”他問我。我的心裏泛起了一股溫熱。畢竟是朋友。“還行,不過,這次你得送給我點東西。”“什麼?”“那個人的地址。”
“你呀!就連我都不願意去打攪他後來難得的寧靜生活……我可以給你他的地址,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你一定要答應我別去找他。”“我知道。”
我就這樣來到了祖國的西北邊陲。
但是這裏的情況比我想象的要複雜一點。首先,方覺和老師這段時間並不在學院之內。我聽他的同事說,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要請假進山去呆一段時間,這個習慣幾乎雷打不動。那座山便是西北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樓觀台。
我知道這個地方,而且知道它的來曆是和道家的鼻祖老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傳說中,老子李耳就是在此山開壇講學,並且第一次奠定了千古奇書《道德經》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