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前世還是現在,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國人還是很喜歡黑國足。
當李過成為新一任的國家隊主教練之後,大部分人在第一時間送上的不是祝福,而是吐槽,7年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微博,但網絡也挺達了。
“李過?對不起,我沒有聽過,這是什麼鳥,足協請他是為了省錢嗎?”
“我覺得吧,米盧的成功證明中國足球還是應該請外國人當主教練,不能為了省錢請本土教練啊,再窮不能窮國足啊。”
這些吐槽的主要是網絡媒體,平麵媒體雖然也不看好李過,但的就比較客氣點。
《體壇周報》的評論文章就列舉了李過不適合成為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的幾條理由。
第一:李過脾氣火爆,嘴巴大,口無遮攔,還是在德國執教的時候,李過就和拜仁主教練“希斯菲爾德”在場邊吵起來,還因此被德國足協禁賽了。
嘴巴大主要是李過和羅賓·杜特,陳安個人在德國搞了個電台節目,在節目上,李過把足球圈的大佬挨個點評了一遍,當然點評是客氣的,其實就是挨個罵了一遍。
和前任米盧相比,李過就是個刺頭,這樣的人成為國家隊的主教練會合適嗎?
第二:李過的那一套都是和德國足球學的,而德國教練的那一套在中國人心中的回憶的苦澀的,想當年德國人“斯拉普納”在中國就像皇帝一樣,要啥給啥,但最後成績是那麼的慘,所以《體壇周報》主筆明確懷疑德國足球那一套根本不適合中國。
第三:李過的花邊新聞太多,在德國的時候就和很多德國女明星傳出緋聞,這似乎也是一個潛在的問題。
總之李過上任之後的一周,全國人民對李過一邊倒的口誅筆伐,甚至有球迷到足協抗議,要求重新請回米盧,還有人在網上,足協請回米盧,我寧願捐出一個月的工資給足協。
*****
清晨,結束晨跑之後,李過來到餐廳準備吃早餐,陳安和羅賓·杜特先到餐廳,李過坐下之後隨手搶過陳安手上的報紙,打開看了看,李過的臉色是越來越難看,最後把麵前的咖啡一推,把報紙往桌上一拍。
“足協主席都了,現在中國足球我了算,這些媒體還嘰嘰喳喳的,”
在前世,李過就對很多媒體扭曲的價值觀很不屑,比如某家網絡媒體的編,每當日本足球取得什麼勝利的時候,這編一定要加上一句,中國足球在哪裏?
雖然中國足球是不爭氣,但國內很多媒體的軟骨病更是惡心,日本的成績再好也是人家的,你這時黑一下國足,那是什麼心理?
最終李過下定決心,必須表個態了,“陳安,明下午召開新聞布會,給各大媒體邀請函。”
“幹嘛?李過你別惹事,新官上任,這工作不好做,”
“我叫你去,你就去,那那麼多廢話呢,”
李過的脾氣陳安清楚,他也不多嘴了,老實,他這個第二助理教練也就真是個助理,李過吩咐什麼,他去辦就行。
*****
新聞布會現場,各路媒體的代表交頭接耳,按理今年的重頭戲是亞洲杯,亞洲杯結束之後,除了1月份的一場世界杯預選賽資格賽,國足就沒什麼比賽任務了,這時候大張旗鼓的搞什麼新聞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