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上,李過和雷東多並排而立,手中拿著一塊秒表在掐著,麵無表情,但看得出來,李過不滿意。
當陳格林完成射門的時候,李過讓大家圍攏過來,把秒表轉向大家,“1秒!”
球員們低著頭,他們知道李過定下的目標是8秒,作為穿越者,李過知道後來馬競西蒙尼著名的8秒反擊理論。
也就是,從本方半場斷球到反擊完成射門,最好是在8秒,這也是後來馬競打下的法寶。
“頭,8秒?是不是不可能啊?”沈銳。
李過噌的一下就火起了,做不到還找借口,“馬競可以,我們不可以?”
“馬競?”
大家異口同聲的,連雷東多都不知道李過在什麼,李過看到大家的表情,找借口道:“我有一次去馬競參觀,看到他們就是這麼訓練的。”
“哦,”大家夥也是將信將疑。
馬競的水平大家也是知道的,一般般,特別是托雷斯轉會離開之後,這支球隊沒啥看點。
李過進一步道:“剛才那球從李瑋峰開始,大頭傳球給鄭智,鄭智分邊給沈銳,沈銳傳中,陳格林射門,唯一一個浪費時間的環節就是沈銳傳中。”
“頭,我已經很快了,”
李過阻止沈銳繼續下去,“我知道,你知道你為什麼慢嗎?因為你抬頭看了一下陳格林。”
我勒個去的,難道我不能抬頭看一看嗎?
不僅僅鄭智,李瑋峰不理解,就連雷東多也覺得李過的要求太苛刻了點。
但李過不這樣看,他覺得真實比賽中理想的反擊應該全部是一腳出球的,不能有一個環節慢下來。
中國隊球員的對抗能力肯定不如科特迪瓦的非洲球員,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本不給對方對抗的機會。
科特迪瓦的後衛都是在歐洲踢球的,沈銳看似慢了兩秒鍾,但足矣讓科特迪瓦球員貼上來了,真實比賽中的對抗和訓練中是不一樣的。
李過耐心的在解釋,球員們也明白了,李過是對的,但8秒無論如何是太苛刻了。
“那1秒!”
李過的底線是沈銳不能抬頭觀察,因為真實比賽中,對方不可能給你那樣的機會。
如果盲傳的話,那就需要陳格林跑位精準,所以壓力拋給陳格林,還好他適應的很快,這是陳格林的賦。
“沈銳,如果你實在記不住,那就記住最基本的,如果禁區裏是陳格林,那麼球給的低一點,如果禁區裏是紀科,那球給的高一點。”
“k,頭,”
李過預計和科特迪瓦的比賽,中國隊還是被動的一方,唯一的機會可能是反擊,所以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抓住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李過訓練的目標。
“費爾南多,交給你了,記住,要快,這場比賽不要對抗,拚身體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
雷東多點點頭,比了個大拇哥,“放心吧,頭。”
*****
賽前例行新聞布會上,埃裏克森被問及最多的一個問題還是關於獎金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