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銳扭頭看了一眼,然後快往前跑,耿衝腳弓一推,把球傳給沈銳。 Ww W COM
在球快要到沈銳腳下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右邊後衛尼爾把球攔下,沈銳略有抱怨,耿衝傳球的力量明顯是了。
這種情況平時是很少見的,李過知道那是因為壓力,很大的壓力。足球運動員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過人、射門、傳球都是毫無價值的,隻有在高對抗之下形成的技術才叫技術。
回想世界杯上,李過開始覺得確實是中國隊運氣太好了,就像1994年世界杯的沙特。
但那時的沙特是“一屆紅”,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在世界杯上強大過,李過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生在中國隊身上。
李過覺得除了世界杯上的阿根廷,眼前的澳大利亞應該是中國隊近幾年遇到的最強對手,打法強硬,球隊團結。
中國隊的特點是什麼?李過在一點點的灌輸——如水、如太極,但顯然中國隊還達不到那種境界,特別是麵對強悍對手的時候,球員們會忘記李過所的。
鄭智在前場拿球,剛剛想分球,傑迪納克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粘過來了,鄭智避免挨踢,隻能轉身,然後把球分給林誌堅。後者麵對米利甘的時候也占不到什麼便宜。
李過瞟了一眼澳大利亞主教練奧西耶克,李過清楚德國人是細節的魔鬼,這個國家的人對細節有近乎苛刻的執著,記得6年德國世界杯對阿根廷的四分之一決賽,德國團隊就在賽前把阿根廷每個球員的特點都進行了量化分析。
而李過不知道的是,奧西耶克也對中國隊做了同樣的分析,請的技術團隊就是當年給德國隊做技術分析的。
“林誌堅,打右路的時候習慣下底,他最習慣的傳球地點是在大禁區的延長線附近,傳球方式是斜45度傳禁區前點。”
“紀科,腳下技術略顯粗糙,射門喜歡掄大腿,但在禁區裏頭球能力很好,搶點技術一流,對球的落點判斷有一種因紮吉般的賦。”
奧西耶克回想起在更衣室裏念出的一條條,心中很得意,“隻要我的球員記住我念的一切,那中國隊就輸定了。”
*****
比賽到上半場分鍾的時候,中國隊的控球率是6%,澳大利亞是4%。
但場麵上的形勢並不是這樣,澳大利亞的打法根本不需要中場控製,所以也不要控球率,所以中國隊的高控球率是無效控球,簡單的沒什麼用。
更要命的是李過看到李瑋峰頻頻彎腰,這是累了的信號,李過忽略了一點,中國隊的目標是冠軍,那就是要打6場球,而1幾打6場球對於已經歲的李瑋峰來顯然是強人所難了。
“李過,大頭今看起來不太好,”陳安聲的。
“嗯,是我的錯,我太理想化了,或者前麵贏的太輕鬆麻痹了我。”
但上半場分鍾就換下隊長,這也不過去啊,李過在猶豫,團隊運動,人情也是很重要的。
澳大利亞球員很詭,耿衝不行,他們就捏著耿衝打,現在李瑋峰體能下降了,他們馬上又揪住這一點打。